重新捡起来,倒也不算困难。就是往后从仿制制造到自行研制,就可能要经历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了。”
唐华:“中间还有一个仿制改进阶段。规划的发展路线还是一步接一步的,不会跨越太大。”
……
歼-5,还是仿制自米格-17f战斗机。第一批三架飞机列成横队,摆在剪彩仪式现场。大大的进气口十分富有“时代感”,银
白色的机身已经刷上了空军的飞翼八一军徽。
歼-5把沈飞的飞机制造、发动机制造两个厂的工程师和技工队伍建立起来了。飞机研究所和发动机研究所搭起了架子,对米格-17及发动机的图纸做了研究。
接下来做什么呢?
鉴于目前的现状,可能跳过米格-19,几年之后上米格-21比较好。
50年代航空技术发展神速,飞机的更新换代很快,如果每出一型战斗机就引进仿制一型,那就会给空军增添很大的换代更新压力。
如果空军不想频繁更新换代,那就更糟了,比如历史上那句“米格-19包打天下”“歼6万岁”的话。尴尬不尴尬。
“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你们要有新的工作了。”
在飞机研究所,唐华、黄志千和研究所的核心人员开个小会。
“飞机研究所不是飞机图纸翻译所,至少从现在起,米格-17的图纸和技术的掌握,就不是飞机研究所的主要工作了,你们可以分一小部分人来继续完成剩余的工作,主力要投入下一场战役。”
黄志千:“下一场战役说起来也简单,只要做一点小改动。”
墙上挂起了一张示意图,歼-5战斗机机翼下的两个副油箱不见了,安装的是两枚导弹。
“歼-5的第一期改进,要求能携带和发射空对空导弹。为此,需要对副油箱挂架稍作修改,主要是增加导弹向飞行员座舱里的信号回馈,然后的工作就是在飞行员座舱里安装一个可显示左右两侧导弹状态的灯光仪表板。”
……
鞍山。
邓发就在鞍钢总部的会议室,召开了鞍山市重工业部门和主要工厂的党委扩大会议。
“这是4月份的旧报纸。这篇报道,你们可能有的人看过了,有的人没有看。”邓发将十几分报纸分发给在座的鞍山各工厂厂长、书记。“没看的,现在就再好好看看。”
《骗取荣誉的结果是身败名裂——记前鞍钢小型轧钢厂总支书记康兆文窃夺工人创造的经过》
本报记者:常公
这件事发生在鞍山钢铁公司小型轧钢厂,最早是1952和1953年的事情,1954年矛盾激化、1955年正式处理。
先从1952年说起。52年7到9月,鞍钢小型轧钢厂的工人张明山发明了反围盘,这是一个很巧妙的技术创新,优化了轧钢工艺,当时在鞍钢做技术指导的苏联专家都给予了很高评价。
张明山由此受到嘉奖,评为鞍山市的特等劳动模范,唐华当时都知道了而且发了封表扬信去鞍钢。
张明山的技术发明获奖激励了鞍钢的工人动脑钻研创新,之后一个叫韩长信的氧焊工人设计了一个叫做南部翻钢机的设备。韩长信先找工厂的工程师周任源请他看看,周任源收了图纸就没再跟韩长信联系,转手把南部翻钢机试制出来,把设计的发明人变成轧钢厂总支书记康兆文,自己为协助发明人。
厂工会看了发明之后要再确认一下发明者是不是康书记,这时候两人唱双簧,康兆文说“是周工程师做的”,周任源则用更诚恳的语气说“是康书记的建议。”
从此,康兆文就成为南部翻钢机的主要创造者,带花、照像,名字上了光荣榜。康兆文、周任源还成了小型厂机械化自动化运动中劳动和技术结合的典型之一,而真正付出了无数心血的主要创造者韩长信却被丢在一边。
到1954年7月,韩长信发现自己被晃点很愤怒,这件事才慢慢曝光。中纪委派出检查组到鞍山调查,走访工人,工人有的说:“康兆文根本没提过意见,不过应个名而已”,有的说:“别提那事,太脏!”
弄清了事实的真相,康兆文被定性为反党分子开除出党,一起作假和捂盖子的工程师周任源及其他几个人开除公职,去农场铲土了。
……
“有一种现象,叫做蟑螂定律。”
邓发和唐华合作的时间不短了,陆陆续续听到了很多闻所未闻的概念,现在刚好用上。
“一间房子,当你看见一只蟑螂跑出来,在你面前晃荡,你就应该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