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7月,内蒙古,乌梁素海导弹试验基地。
霹雳-1近程空空导弹全状态试验弹第二次试射。
第一次试射是5月底,翻车了。四枚导弹只有1枚发射出去之后是对靶机进行正常追踪的。唐华去沈阳时,112a的剪彩之后特地去过112b厂,他们当时就在总结失败原因。
“钱主任是6月23号来的这里,6月28号、30号各打了一发tk-3。两枚探空火箭的飞行姿态都很正常,但第二发的实验仪器未能正常工作。”
试验基地冯司令员跟唐华说最近试验基地的动态。
“这tk-3可难伺候了,发射之后能窜上天170多公里,载荷落地的地点,距离基地中心也是170多公里,导弹打完,我们的车队在大草原跑了一个白天才找到仪器舱。”
tk-3/东风-1组装出厂,钱学森就特别想放一发试试,而且也怕首飞出幺蛾子,干脆就不等唐华先来乌梁素海放了两发。
唐华、刘鼐、空军副司令员常钱坤、112b厂霹雳-1项目组的主任设计师朱传千一起来的试验基地。说起来空对空导弹的“大饼”唐华已经给空军画了三年,霹雳-1项目正式启动也有两年。5月底的试射不成功,112b厂已经面临着不小的压力,第二次可不能失手了。
唐华:“钱主任说什么时候带着新弹再来?”
老冯:“钱主任走的时候就说了一句:‘我还会回来的’。不过今天他在天津发来了电报,说是大致能确定7月18号重来。”
得,钱·灰·太郎·学森这话很是经典。
……
“第一次全状态试射我们是在冷却系统这块疏忽了,”刘鼐说,“好在查出了是氩冷却系统耗尽失效的问题,我们在沈阳做过调整改进,再反复检查,这次试验应该是有很大概率成功的。毕竟五月份那次试验,你们唯一一枚氩冷却系统正常工作的弹,飞出去之后是准确命中了的。”
朱传千:“项目组各头的工作我没有注意协调,几大分系统的配合出了问题,导致导弹项目延后了近两个月。”
唐华:“这是我们第一次研制空对空导弹,自然会遇到很多以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第一次试验不成功也不用过分苛责自己。美国也在研制空空导弹,而且他们的研制过程也并不顺利,我估计也遇到了一堆困难。”
常钱坤:“唐部长,你上次跟我说,美国现在正在研制的空空导弹很可能跟我们采用同样的技术原理?”
“是啊,他们40年代末在三四个方向同时尝试,大约52、53年确定红外被动制导和近距离格斗是正确的发展方向。但从53年到现在,他们的进展也并不算快。”唐华说。
乌梁素海试验基地的机场,停着一架改装后的米格-15比斯,机翼两侧的副油箱挂架被改成了空空导弹挂架。
地勤人员正往挂架上挂装霹雳-1的样弹。
霹雳-1全重只有90公斤,比副油箱轻得多,机翼肯定承受得住,也就是挂架需要更大的下伸以容纳空空导弹的弹翼。但是空空导弹挂在弹架上时,是要向飞行员回馈本弹状态信息的,这就要让弹架和座舱之间的控制线变成双向传输,并且连接到座舱的仪表上。
如果雷声/福特航空公司的设计师来到乌梁素海,可能会当场呕血三升,这霹雳-1的样子和“响尾蛇”也太像了。
不但长得像,内构也神似呢。
确切地说,霹雳-1最像的是响尾蛇-d/g型,而现在雷声进行试射的是响尾蛇基本型,等过几年他们改出d型时会发现,虽然霹雳-1和响尾蛇基本型谁抄谁是一笔糊涂账,但自己d型的小圆头制导模块外观是抄袭的霹雳-1。
但拜托cia和非美调查委员会可千万别去捣乱了,查不出来泄密证据的。
……
“遥控靶机起飞。”
“遥控靶机飞行正常。”
听到无线电中靶机起飞的消息,已做好起飞准备的米格-15比斯发动机喷火,在跑道前行、加速、升空。
在无线电和雷达的指引下,米格-15很快在天上找到了靶机——一架小螺旋桨飞机。它的红外信号特征没有喷气式飞机那么明显,最大的热源是散热器及活塞发动机的排气管——前者温度四五十度,后者五十度到一百度。
找到目标后,米格-15比斯的飞行员依次向地面报告状态:发现目标;后半球接近目标;距离4公里、3公里、2公里;导弹开机;继续接近;1500米时,导弹导引头捕捉到热源,座舱仪表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