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十四章,偏离圆心200米

骸。

……

落靶区的报告传到总指挥部,老张和两名参谋立刻拿出落靶区的地图,依据口头汇报在图上标出两枚导弹的落点。

第一枚导弹偏离圆心810米,主要是横向偏差。

第二枚导弹……偏离圆心200米,偏差主要是发生在纵向。

“果然两发都没超出1000米。”钱学森说。

嗯,美国和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都是试验品。苏联那颗卫星80多公斤,用的是蓄电池。蓄电池电量耗尽,对外发布的无线电信号就终止了。

美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就更小得离谱,赫鲁晓夫都笑美国卫星是往太空打了一颗棒球。

……

tk-3探空火箭并不是直上直下,载荷舱再入大气层的时候,跟踪雷达已经确认它到了乌梁素海西偏南100公里的地方,离五原县比较近。

载荷回收部队的掩体在距离再入点15公里的地方,雷达确定再入位置之后就出动了。下午的太阳亮度十足,车队在大草原上隔老远就看见了空中的降落伞,都不用无线电导航,径直朝降落伞那里开去即可。

270公斤的载荷舱顶着一张比伞兵伞大两倍的降落伞,以5米/秒的速度徐徐飘落。气压计感知到载荷舱高度低于2000米时,打开气密舱的通气口,现在舱内的生物不再需要过氧化钠板就能存活了。

回收部队找到载荷舱,切断伞绳,两人用力将载荷舱扶正。

“不知道里面的动物是死是活?”回收队的队长看着这个圆罐子,按照手册上的方法,用小扳手打开外壳。再打开有缓冲垫支撑着的中央气密舱。

猴子在里面吱哇乱叫。兔子也在小笼子里来回冲撞。

“报告指挥部,载荷舱找到并顺利打开。两只试验动物均存活!”回到吉普车,队长用大功率对讲机向总指挥部报告。

从五原北边到乌梁素海,回收部队把载荷舱送回来时已是黄昏。

“不简单了,这是有史以来飞得最高的中国的猴子,”钱学森说,“要不要给他起个名字,叫悟空?”

总指挥老王:“这猴子也算经历了大阵仗了,以后国家就养着他吧,直到他自然老死。”

钱学森:“我看行。要不,把它给试验基地,当做你们基地的吉祥物?”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做到不仅仅是把动物抛上去再下来,而是把它们抛上去就不回来了呢……”唐华说。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