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十七章,还差个主席像

假,提前回北京盯着?”

唐华:“是你回去盯着反应堆,我们……我和钱学森去参观参观罢了。但是你说得对,不如干脆回北京。反正已经8月16日了。”

……

“就准备走了?”

主席打算在北戴河写书写文章一直写到9月份。

“三强那边,中国第一个核反应堆启动在即;我这边,苏联国家计委的计算机集群系统启用两个月了,会有反馈和改进建议需要交互讨论;钱学森那边也要召开航天和导弹的技术会议,讨论这次试射的成败。”

“哦。”主席说,“今年一直在忙文章,没有心思写诗。……但文章是不能不写的,这个比几首诗重要得多。你们的工作也是这样,工作比谱曲子重要。”

主席摆摆手,算是送别唐华几人。

北京(河北)。

大石河,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中国的第一座核反应堆以苏联签署合同决定援助的年月来命名,1954年2月,所以叫542。

542反应堆的主体建筑在55年初就完工了,此后就是安装各种特种设备、检测,而且是每安装上一个关键设备就进行一次检测。

设备越装越多,进出反应堆的工程人员和技术人员就越如临大敌。1955年8月,这一天所有人都包裹上了厚厚的防辐射防护服。在反应堆穹顶,一个铀燃料棒-石墨棒的组合缓缓从天而降,几次微调方位,终于准确地卡在了该呆的位置。反应堆堆芯的机件抓住铀燃料棒,卡紧,这项工作的第一个部分完成。

钱三强在反应堆室外的栏杆,目不转睛地看着铀燃料棒的安装过程。当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才松了一口气。

……

学院路。

唐华从中关村的北京计算机所大院出来,开到学院路下车溜达着往北京电子信息学院去。

“唐部长你这一次来得有点早,才8月21号,新生老生都还没到学校报到呢。”总会计师说。

唐华:“也不是去瞅学生,只是想去电子信息学院找黄坤黄教授,看他那边在学校建立的教学-科研基地怎么样了。哦,还有你的中央财经学院,今年要正式开学了。”

总会计师:“所以我也从北戴河提前回来了。……这条学院路现在真是名副其实,这么多的大学学院聚在一块儿,别的不说,光场面就壮观。”

“是啊,聚集效应,形成规模,不过,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以后这些学校产生联动。这才是学院路创始的真正目的。”唐华说,“哎,陈副总理,我想起来哪不对劲了。”

总会计师:“?”

“去年我就觉得有哪儿不对,今年再在学院路上走,想起来哪儿不对了。学校里应该有个主席像啊。”

“哦!这个想法好。也正巧了,中央财经学院进门有一大块草地,那里合适。”

唐华:“我是说学院路上所有大学都要一个主席像,电子信息学院,主教学楼前面是个好位置。北航也是,东门和主楼之间放一个。地质大学,进门就可以安排下一个塑像。六七米高汉白玉材质的。哦对了还有,文科学院的主席像得是双手背在后面的,理工科学院的主席像是把帽子摘下来拿在手里挥的。”

总会计师:“你这……你这……强迫症?”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