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和教育工作,于是在苏联社会、社会主义阵营中引起了思想的迷惘和疑惑,社会的分裂和混乱;在西欧和美国共产党中也出现了严重分裂的局面。”
这是56年底,波匈两场大乱之后中央政治局会议得出的结论。
……
列车在伊尔库茨克走下西伯利亚大铁路,从岔路经蒙古直接抵达北京。
三月的西伯利亚、蒙古高原雪都还没融化,列车车厢的某些地方,外表还会冻上一点冰凌。
这次去苏联,加上来回路上的20天,整整两个月……
成果还是不小的。在苏联国家计委捞了一笔大订单。pjx-2开了个好头。其他如制导武器的分系统、t56计算机这些设备就算日常流水了。
核工业第二期建设,这回没有从苏联要到。但唐华不是特别担心,这次没谈下来6月
份有得谈,6月份不行10月份还可以谈。
“1955年的经济数据,陈副总理没有发表什么看法吗?”
回到国家计委-重工业部办公楼,唐华特地问了一句。
张玺:“没说太多。如果陈副总理有什么看法,他在莫斯科应该也对你说了。”
也对,既然总会计师在莫斯科没对唐华吐槽什么,那说明1955年的经济数据没出现让他忧心忡忡的问题。
唐华走时还没统计完毕的1955年数据,现在已是3月14日,早就制作出来了,放在计委数据中心服务器一份,纸质版在各个计委委员案头发一份。
1955年国内工农业总产值1330亿元,比1954年增长14.95%。
其中工业总产值736亿元,增长率20.26%,农业总产值594亿元,增长率8.99%。
这下好了,53、54、55年,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就没有低于20%的时候。但是另一方面,全国工资总额和消费品供应总额保持大体平衡,也就是农产品和轻工业产品勉强跟上了工业规模扩张的速度,怪不得总会计师在莫斯科这么多天就没叫苦。
但是,1955年是过关了,1956年比1955年更不轻松。1956年国家预定的基本建设投资159亿元,前三年基本建设投资加起来才260亿元,年均87亿。
这里的基本建设不是修路盖楼(这个叫基础建设),是既包括修路盖楼也包括建工厂建工程在内的所有工业建设。
基本建设投资额剧增,意味着工人数量剧增,国家财政派发出去的货币剧增。那么国家在1956年,手里必须掌握着比1955年更多的农产品和轻工业消费品,把发到工人手里的钱再换回来。要是这些产品供应不足,物价就很难控制。
唐华在数据中心里查找了一番,居然找到了一份委员级权限的文档:《1956年财经工作执行要点与难点》,总会计师写的。
……真方便,不用下楼找总会计师的秘书要文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