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初刚从苏联回来,六月初,再去……
这也算是2~3月落下的一个小尾巴吧。
至于刘副主席去苏联,是要和赫鲁晓夫等做高层会晤,中苏在斯大林问题上要达成一致。
在莫斯科,赫鲁晓夫、布尔加宁、米高扬都发现了一个问题:苏工二十大结束后,总司令在苏联各地访问时,未对二十大做任何表态或评论,直到回国都是这样。
从二十大结束到6月初,这几个月中国方面也没有与苏联沟通关于这方面的问题。4月份人民日报上刊载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虽说是因二十大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而做的,但这是一个对国内的公告而不是对苏联的回应。
到五月份,赫鲁晓夫就偷偷托苏联大使尤金来问了:中国同志,您说句话啊。
中联办的同志知道后,主席亲自见了苏联大使,强调了二十大决议的重要性和尖锐批评斯大林的及时性。
“斯大林在多数重大问题上执行了正确路线,但也有过不少错误,这些错误甚至可以写一本书了。我们很高兴,二十大结束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现在我们可以彻底讨论所有的问题了。”
尤金把主席的讲话发回莫斯科,赫鲁晓夫放下心来。
接着,又安排刘副主席率代表团访问莫斯科,表示中苏两国两党仍然立场一致、没有分歧。
……
1956年6月3日。
加尔各答,莫亨巴甘体育场。
中国国家男子奥林匹克足球队11名场上队员从运动员通道走出,在中圈附近摆开3-2-5的惯用阵型。
主裁判就位。边裁就位。
然后,国足和裁判和现场近千名观众一起,耐心等待。
守门员张俊秀:“我感觉菲律宾队今天不会来了。”
年维泗:“还用你说,菲律宾队要来参赛,除非他们的飞机突然飞到我们头顶上,然后他们人手一个降落伞跳下来,还得正好落在场地里。”
张俊秀:“……我说,加尔各答天真是热啊,听说五月下旬比现在还热?”
……
这事儿要从去年中国宣布参加墨尔本奥运会说起。
足球比赛方面,到报名截止时,国际足联宣布共收到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国家的报名申请。其中有7个国家的球队不符合参赛标准,剩下的37个国家,有9个队经费不足弃权,剩下28个队。奥运会的足球比赛决赛圈一共16个队参赛。
东道主占一个位置,还有3个队是通过抽签直升决赛圈,因此预选赛就是24选12,剩下的24个队抽签捉对,只要战胜对手就晋级决赛圈。
中国队抽到的对手是菲律宾队。根据国际足联的规定,预选赛应实行主客制,在两国各赛一场。然而菲律宾禁止中国队入境,菲律宾也禁止菲律宾队前往中国。
“美国的外交原则是非常明确的,不与共产中国进行任何意义上的交流,我也希望菲律宾如此,这是关乎两国共同价值的严肃的事情。”美国驻菲律宾大使在一次正式会晤中,对菲律宾总统拉蒙·麦格赛赛这样说道。
这就让菲律宾业余体育联合会很难办。其实菲律宾足球队自己倒是想打比赛,奈何总统和整个菲律宾官方都受到了压力。国际足联对此也很头疼,想半天想出一个解决方案,建议改在中立国印度或缅甸进行比赛,菲律宾体联磨蹭了好几次,同意定在加尔各答,但预定的比赛日又从5月15日推迟两次,定在了6月3日。
临比赛前,菲律宾总统又发出指示,即使在第三方场地打比赛也不行,只要和中国队打了比赛,那就是亲中,要挨美国爸爸毒打的!
……
虽然赛前已经知道菲律宾队根本没来印度,但张俊秀、史万春、张宏根、方纫秋、年维泗、王陆、张京天……国足的队员和替补们都按照规则,站在场地中央耐心等待。
1分钟,2分钟,5分钟,10分钟。
场边的国际足联监督官员接到了秘书一路小跑送过来的急电。看完电报,监督官员起身走到场地中央,和主裁判交谈了几句,裁判鸣哨示意比赛结束。
“我谨代表国际足联及秘书长加斯曼,宣读比赛决定。”
监督官员大声念道:
“因菲律宾未及时到场,作弃权处理,中国队自动获得参加墨尔本奥运会足球正赛的入场券!”
……
临上火车前,唐华随手带了几份报纸,开车后看第一份报纸,就看到了国足奥运会出线的大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