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副主席回来之后,很多天都在开小会。8月3日的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时,唐华能感觉到这小会讨论了很多事情,因为主席和总理讲着讲着,内容偶尔会有一个小跳跃,应该是不自觉地把前几天小会讨论的事情代入到大会了。
讨论半年的经济工作一般主要讨论工业,但总理今天说农业的事时间也不短。
第一件事是夏粮——南方早稻和华中华北的冬小麦,初步的产量统计出来了。
1956年的天灾比1955年多一点,比如河南南部的暴雨,但是主产粮区还是能稳住。淮河今年有一个小洪峰,所幸扛过去了,没造成决堤。今年是个关键年,淮河水利工程二期今年没能完工,但1957年可以启用一部分。1956年扛过去了,今后局面就会慢慢好转。
“今年夏粮的产量预计比1955年增加5%左右,”邓子飞说,“其中有很多因素,化肥使用量继续增加是一个,南方合作社尽量推行双季稻是一个。”
唐华:“到今年年底,小型化肥厂的投产数量会超过20个,从1957年起每年能供应60万吨左右的碳铵,而且还有至少30个小化肥厂在建,化肥的供应量是会逐年增长的。只要不出现大的天灾,粮食产量可以有一个稳步的上涨率,至少能跑赢人口自然增长率。”
邓子飞:“说到天灾,今年我们算是把一个天灾灭杀在萌芽阶段了,蝗灾。”
……
民国时,河南农村公认有四害:土匪、恶霸、水灾、蝗虫。土匪恶霸49年就解决了,水灾52、53年就解决了,就是蝗虫撑的时间最长。
中国有史籍记载的历史2600多年,史书上写了蝗灾的年份800多个。
1955年底,南昌飞机公司开始仿制安-2运输机。1956年初,河南、河北、山西就组建了由二十多架安-2、波-2、运-5飞机组成的空中灭蝗队。
“一、防治亚洲飞蝗的特点是必须要在那些难以通行的地方如芦草低洼地、密生植物的河流、湖泊、沼泽等处进行灭蝗作业。”
“二、飞机灭蝗是治蝗的基本方法,飞机虽然消耗药粉与油料,但是算起总账其实比使用人工节省很多。”
“三、飞机治蝗要有坚强的组织机构,同时政府与群众要有一致的决心。”
“四、使用人力兽力捕打蝗虫,不能彻底消灭,仍有15%遗漏作祟,但使用飞机喷洒很少遗漏,年年连续喷洒效果更佳。”
苏联专家和中国农学家从1952年到1954年,总结出了防治蝗虫的关键手段:飞机撒播农药。
波-2是轻型螺旋桨教练机,一次能装200多公斤农药,装载量小,但是可以飞得很低,喷洒农药比较准确。
安-2和运-5可以带至少1吨农药,一架飞机每天可以起降4~5次,喷洒5万亩的地面。
唐华:“现在采用的是甲胺磷、六六六交替喷洒,反正都是国产的农药,只要能洒就使劲洒。苏联专家也说过,高强度农药喷洒持续5年,华北西北的蝗灾就可以控制甚至基本消除。我们到时候就可以彻底根除这个东西。另外就是,农药可以让太原有机磷农药厂有持续不断的生产任务。”
“太原有机磷农药厂?好像我去年听过,”彭老总说,“你和钱学森提到的,那个厂也能研制生产化学毒剂,说是一发化学武器弹能毒死上百万人。”
唐华:“那是理论计算,就是把一枚毒气弹的装药量除以杀死一个人的致死剂量……正常实战使用不能这么算。一枚500公斤vx炸弹能够沾染150x600米的椭圆形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的人如果表面暴露无防护,就必然死亡,vx的杀伤效果大概是沙林的三到四倍。”
彭总:“去年想到现在我也想通了,我们也得有这个东西。是可以生产一批。”
“刘司令员订制了2000枚可装填毒剂的航空炸弹,都在军械库里存着,总共可以装填860吨vx毒剂。但这个东西还是先不要大量生产,可以生产一小部分。vx毒剂太危险了,储存在哪里都不放心,还是打起仗来再生产比较安全。”
vx是一种有机磷毒剂,甲胺磷、辛硫磷、对硫磷之类的农药也是有机磷成分,生产它们在原材料和生产过程方面其实大部分是相通的。
至于六六六,那个是有机氯农药,1950年国内就能生产了,现在国内有七八个有机氯农药厂(主要生产六六六)。有机氯农药厂以前也有军事潜力,对应的是光气和芥子气,但现在这两种毒剂杀伤力太低已经不流行了。
主席刚才一直在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