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57d的两名飞行员都跳伞生还了。亨特基本完好无损,只是肺部咳血和皮肤擦伤。帕特森倒霉一些,跳伞时晕厥,落地时脚踝骨折。
击落美国侦察记刚好是在57年的劳动节。5月2日,中国驻美大使馆去白宫向艾森豪威尔传达中国的抗议。当然没见到艾森豪威尔,美国政府现在奉行的是“实质上不把顾维钧当大使”政策。
几个回合的嘴仗过后,美国暂时停止了对中国的战略侦察。
“从1956年开始,出现在土耳其的美国新型侦察机最大飞行高度超过了rb-57d,据我们的雷达观测数据,其执行任务时的飞行高度达到24000~25000米。”
在复盘s75/红旗-3导弹的在作战时,苏联国土防空军参谋部也有人来北京参与。而且从莫斯科来的苏联参谋带来了苏联国土防空军的最新报告。
“新侦察记的飞行高度接近s75导弹的极限射高,要发射到这个高度,导弹只能以接近竖直飞行的弹道,将绝大部分火箭能量用于克服地心引力,因此s75的有效作战半径变得极其有限。”
“另外,请中国同志注意,新侦察机对雷达信号的回波不强烈,这是重点。”
……
“苏联特工……苏联同志有没有获得美国新侦察机的照片,比如土耳其空军基地内拍的?”
得到苏联提供的资料,电子信息工业局、机工部二机局(战术导弹局)联合召开会议。
李强问章廷发。苏联同志反映了雷达对新侦察机的有效探测距离变短的问题,在李强眼里,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u-2可能采用了初等的雷达隐身措施。
章廷发:“没有。”
李强:“那就有点遗憾了,这种飞机的外形可能很关键。”
章廷发想起了什么,开始掏资料袋:“不,苏联同志肯能拍摄到了美国侦察机的照片。”
章廷发翻出一张模糊的照片,这是苏联一架米格-19战斗机仰拍得到的。当时米格-19拼尽全力,也只飞到了17600米的地方,而且这个高度米格-19无法持续平飞,马上就要掉下去。
由于这不是第一次试图截击u-2,所以苏联空军也做好了准备,米格-19在座舱里带了一架特制的仰拍相机,拍到了几张u-2的照片。
“当时米格-19和u-2的高度差是6600米,拍摄时两机的实际距离是8500米,但由于飞机在抖动,所以照片有些模糊。”
李强看到了照片中的飞机,但似乎外形也没有太奇怪的样子,平直机翼,长度很夸张,比rb-57d还夸张。
“初步看起来,外形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李强说,“我怎么觉得这是苏联同志的雷达在大仰角探测时的回波过滤没有搞好?”
……
“这种侦察机和rb-57d相比,它的发动机是内嵌在机身里的,而rb-57d是在机翼上有两个发动机短舱,这种改变会让雷达回波稍微降低一点。”
既然要重点解决u-2雷达探测的问题,那就由电子信息工业局,或者说主要是雷达研制系统来办这件事。
这次唐华也来开会,看到了那张模糊的u-2照片。
历史上u-2刚刚服役时其实并没有做什么雷达隐身措施,后来洛克希德的臭鼬工作室才逐渐脑洞大开,给u-2加上了各种隐身技术。
比如贴壁纸和“秋千”改装,就是在1957年4月才开始做的,现在不可能运用到飞越苏联的侦察机上。壁纸和秋千都是失败的设计,1958年研制的铁氧复合涂层才是真正有效的隐身手段。
李强:“我也认为是苏联雷达没有做好探测这么高的飞机的准备,而不是这架飞机做到了雷达隐身。但是,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电磁反射截面实验室了。”
唐华:“电子信息工业局可以先在南京建立一个大型微波暗室,然后西北导弹试验场更新地面雷达,这样乌梁素海也可以作为雷达隐身飞机的测试场。”
至于对击落的rb-57d侦察机的分析,也略微有些发现。
rb-57d被击落后,我军立即动员了两个团在草原上搜寻残骸,方圆十几公里地面上所有可疑的金属物体或工业制成品全夹了起来收袋子里。捡垃圾大军用了整整7天打扫战场,战利品运回北京,拼装起来。
拼装残骸也是一项技术活,这可是个几十米长的3d立体拼图游戏。中苏专家总共五十多人在大机库里摆了十几天,也只是大致还原了飞机的框架轮廓。但是rb-57d的无线电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