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由大部分的熟练工人来组装部署第二台,这倒是个降低人工成本的好办法。那,天河二号的设计,老列想问问你,有什么新思路吗?”
“嗯……天河二号等下一代工艺的芯片量产之后,我们再讨论架构吧。”
……
上海机场。
igy的地球物理/气象学家观摩团结束了在中国的考察行程。
三个多
月的考察,四次学术讨论和交流会,各人都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这些学术成果对中国的气象学很有价值,各个专家也都获得了不少研究突破。
以及其他的收获。
“这次中国之行非常有价值,我第一次看到了人类推算15天以后的天气预报,这在气象学甚至数学史上都是很重要的里程碑。”
斯塔格在机场和涂长旺道别。
涂长旺:“这一套中长期天气预报系统,现在也有你的一份贡献在里面,我们不会忘记这些贡献的。所以临别之时,气象局赠送您一些礼物,以表不舍。”
斯塔格哈哈笑道:“涂局长,您知道我想要什么礼物……”
“那幢大楼里的计算机是给不了你,不过有这个,c55计算机的提货单,”涂长旺拿出信封装着的一张提货单,“伦敦有c55的销售点,韦斯特兰公司开的。另外还有一些……”
涂长旺指着小车上的一个纸盒,“电蚊香。”
斯塔格:“这是非常好用的东西,我在中国的这个夏天全靠它了。”
涂长旺:“还有这个,电热咖啡杯,煮茶也可以。户外手电。三头剃须刀。偏光太阳镜。风油精……”
……
“中国和日本都地处东亚,都受到若干相似的气象因素影响。如果中国能让日本加入你们的气象预报体系,那么对日本的国计民生会有很大的帮助,我回国之后,一定会游说政府朝这个方面建立合作。”
和欧洲的专家相比,吉野正敏看到天气预报体系后,想到的是这或许可以让日本也沾沾光。
涂长旺:“日本最为关心的是每年的台风预报吧。”
吉野正敏:“正是。”
“台风预报我们进行过一些研究,但目前仅限于靠近中国的区域,对此我们也是不太满意的,”涂长旺说,“从现有理论上来说,要做到对台风生成、台风路径做准确的估计,得在西太平洋建立一个覆盖大片海域的海洋观测体系,但美国海军现在还不让我们进入太平洋深处。”
吉野正敏:“我想这正是我们日本在这件事中能发挥的作用。我们的科学调查船在远洋活动是自由的。”
涂长旺点点头:“你说得很对,看来这件事是有合作前景的。”
……
“吉野正敏先生居然主动提出了?这可不是一般性质的合作啊!”
从气象局得知了这一消息,海军周希汉参谋长十分惊讶。
“西太平洋的水文气象既是天气预报的素材,也是海军远洋活动必须先掌握的基本情报。尤其是潜艇活动和反潜,如果得到准确的洋流、气温、盐度这些资料,潜艇在西太平洋活动就更方便,而且很容易找到隐藏的区域。所以,美国人应该不会这么心大,就让日本和我们一起做海洋调查工作吧?”
涂长旺:“现在还是吉野正敏个人提出的想法,他回去要和日本气象学会谈,气象学会可能还要和日本政府谈,最后什么结果,还真不好说。”
周希汉:“那完了,只要一和日本政府说,那就等于和美国人说,美国人知道了,这事儿就黄了。”
涂长旺:“周参谋长,你的意思是……如果只有吉野正敏和日本气象学会知道,日本的这个气象学会自己租船把事情给办了,那么就会简单得多?”
……
斯塔格回国,吉野正敏,其余6名气象学家也陆续回国。
此次中国之行,首先他们作为见证人,肯定了一件事:中国在搞中长期天气预报了。
其次,他们的切身体会证明:把中国孤立在外是非常愚蠢的事,不但贸易断绝有害无益,不和中国科学家交流也是很大的损失。
哈尔滨。
“唐部长,我去年就说过了,你不要来东北到了长春就往回,继续来黑龙江哈尔滨转一转不好么。”
“你现在半年在北京半年在哈尔滨,我们在北京又不是没见过,”唐华说,“不过军事工程学院挺好,在学校里走走,这么多年轻学员,感觉不错。”
唐华来哈军工就一件事:看看去年顾懋祥、恽良搞的气垫船,现在进度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