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枚月球号火箭爆炸的消息,苏联没有对外界公布。
现在既没有侦察卫星也没有u-2恰巧飞到拜科努尔,因此美国也搞不太清楚出了什么事,基本上只有中苏高层知道。
火箭爆炸的原因暂时不太好搞清楚,飞行93秒之后,月球号已经飞出了拜科努尔的光学跟踪镜头的跟踪范围,拍下来的胶片里面只有一个喷火的发光点,火箭本身没有任何细节。
找出事故原因的另一个办法是残骸分析,苏联军方三千多人在哈萨克斯坦南部捡垃圾,但估计把垃圾捡回来就要一个月,拼装起来、找出哪里出了故障可能耗费的时间更长。
苏联觉得等不起了,直接把第二枚火箭和月球一号b星拉到了拜科努尔,准备再打一枚试试运气。手里有9枚月球号火箭,苏联通用机械制造部自然觉得财大气粗,但钱学森就有点坐不住了。
几个月前唐华、钱学森在苏联谈好的,苏联月球任务如果用少于9枚火箭就成功发射了两个航天器,那多余的月球号火箭就能改成同步卫星运载火箭。不知道苏联有没有记得这事儿,钱学森可是天天惦记着。
“科罗廖夫同志,关于月球号第一枚火箭的事故,我们很关注调查的结果,希望能对中国大型火箭的设计有所借鉴。”
莫斯科-北京的跨国长途,现在有光纤主干道做载体,通话质量还可以。
科罗廖夫:“月球号-i的事故原因正在调查当中。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事故分析的结果可能会体现在第三枚火箭的修改上。”
钱学森:“就是说,月球号-ii的结构和技术状态和月球号-i一模一样?”
“没错。”
钱学森左手拿话筒,右手挠头,苏联同志这也太追求速度了。
“虽然现在不能确定月球号-i的事故是偶然事故还是设计缺陷,但我感觉,你们已发射了很多枚r-7导弹、8k系列火箭,工厂制造质量问题导致的偶然因素应该已不会太频繁了,这次又是新型号的火箭发射,设计缺陷的可能性比较大。”
科罗廖夫:“我大概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航天器中央管理局认为,10月15号应该按计划继续发射一枚月球号火箭,这恐怕是很难更改的。”
钱学森沉默。
9月1日第一枚失败,10月15日左右第二枚就要发射,这确实来不及分析事故原因和改进,找出事故原因来,也只能用在12月1日左右的第三枚火箭上了。
科罗廖夫继续说:“对火箭残骸的分析是很费力费时的工作,而且还不一定能分析出准确的故障原因。现在我们手里拥有的唯一信息就是光学跟踪系统在前60秒的影像,而火箭是在第95秒时飞行状态异常的。……啊对了,事故的影像我们可以空运一份拷贝到北京,这件事我能做主。”
……
本溪钢铁公司。
国防高级技术研究院发来的钢材性能要求书让本钢的研究室挠头不已。唐华到本钢时,研究室的七八个人还围着实验室里的低温箱一筹莫展。
“零下253度的超低温合金钢,是火箭上的第三级氢氧发动机涡轮泵使用的,之前长征-2第三级的也是氢氧发动机,我们好容易把长征-2的超低温钢研制出来了,但这次上级发来的新品性能要求,比长征-2号上的还要高不少。”
唐华:“长-3的氢氧发动机改进了设计,这是大型运载火箭,上面级发动机的推力和比冲自然都要相应提高,否则很难满足火箭本身的需求。长-2的超低温钢是你们率先拿下的,这一次你们也不希望是富拉尔基或者武钢后来者居上吧?”
“唐部长,长-2的超低温钢我们研发出来之后,技术在钢铁工业局内共享了,富拉尔基或者武钢和我们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他们也只需要把超低温钢的抗拉伸强度再提高20%,就可以了。”总工龚思诚说。
唐华:“并不是这样。国家计委和工信委已经下发了国企发明专利和知识产权的管理通知,这是对所有国企具有约束效力的。富拉尔基和武钢是可以使用你们研发出来的四项超低温钢专利,但是他们如果应用这个技术到产品,要付钱给本钢,所以你们还是在成本方面有优势。”
虽然中国第一部专利法是1979年起草、1984年才成文,但专利制度是建国初期就存在了。1950年政务院制定了《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实施发明权与专利权的双轨制。
第一项发明权授予了侯氏制碱法,现在唐华也把老侯的联合制碱法弄成了00001号发明权。
在本位面,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