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的援助计划规模到底有多大,过程是否可控。”
国防部长尼尔·迈克尔罗伊不是来问责军方的,他已经和艾森豪威尔搞清楚了现在的情况,是军方按照艾森豪威尔的法案自动对“可能遭受共-产-主-义国家入侵”的印度实施军事援助。
但是印度在被共-产-主-义国家(中国)“入侵”的同时,还在接受共-产-主-义国家(苏联)的全面援助,这就比较烧脑了。
艾森豪威尔给了迈克尔罗伊很明确的答复,解开了这个疑问:不管以前印度站哪边的,现在印度被中国打了,那就援助印度。
“我们是按总统法案对遭受侵略的国家实施援助,”参联主席纳森·特文宁说,“当然,由于印度现在更靠近苏联,我们对印度的援助是暗中进行的。”
“以后可以不必暗中进行。”迈克尔罗伊说。
纳森·特文宁:“总统打算转变外交态度,拉拢印度?”
“总统的态度和您描述的大致差不多。”
艾伦·杜勒斯:“如果要把印度从苏联那边夺过来,仅提供军援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印度高层扶持一个亲美的势力圈子,在政界发出亲美的声音,最好是在印度议会中占据重要分量。甚至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可能要更换印度的领导人。”
中情局长艾伦·杜勒斯一开口就是这套路,看来中情局对这事儿还挺熟的。
迈克尔罗伊:“艾伦,在印度扶持亲美的势力,是中情局今后的工作了。不过我们不需要完全控制印度的上层。甚至也不需要逼迫印度完全与苏联脱钩。”
“那我们拉拢印度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只需要印度不与美国以及西方为敌。”迈克尔罗伊说,“印度有四亿人口,我们完全收买印度的成本是很高的,但如果只收买其中的一小部分人,让印度不与西方彻底脱钩,这就容易多了,不是吗?”
纳森·特文宁和几个军种的参谋长互相对视了一分钟。如果国防部长的看法就是艾森豪威尔的看法,那这个决定就几乎不可更改了。但这行得通吗?
“我们现在最担心的事情,是有限的军援可能无法帮助印度击败中国,”陆军参谋长李曼·雷姆尼泽说自己的看法,“甚至更糟,印度在地面上被中国打败,遭受重创的印度将会发生极其严重的国内政治和军事危机。”
迈克尔罗伊:“这个结果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