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北京军区靶场。”
之所以测试放在北京军区火炮靶场,是因为这儿离房山比较近。
这种产品的最终用户是钱三强的小组——原子弹的常规炸药模组和引爆系统。
……
10月5日,唐华到大连的前一天,北京昌平南口镇某地,一个5米高的测试台架进入最后的爆炸倒计时,所有在场工作人员撤离到地下掩蔽所。
台架上的爆炸装置是一个巨大的圆球,直径接近1米。但这个圆球被引爆时,并没有想象中那种惊天动地的爆炸。现场就听“轰隆”,十分响亮的声音,但却没有大团的火球和冲击波,测试台架只是发出一次闪光,冒出一团硝烟,over。硝烟散尽后,台架、台架上的物品似乎都还在。
工作人员重新围上来,检测了台架的完好程度,然后就用吊车把台架上的
物品取下来,那个直径近1米的圆球已经被炸药炸塌,变成了一个篮球大小的东西。
撬开这个“篮球”很费事,工作人员花了十几分钟才小心地取出里面的测试仪器,拿回去读数。
“爆炸非常成功?”
程开甲在包头,用保密电话线与钱三强通话。
“是的,非常准确,同步性百分百达到要求,爆炸当量和推动力的精确度极高。”钱三强说,“我们的零号兽,下周就可以组装了。”
……
包头核燃料元件厂1958年就投入运转了,先后为三台反应堆熔铸加工过核燃料棒。但这次加工原子弹的铀块时,全厂区的无关人员仍然做了疏散,在熔铸车间的工作人员也提起了十二分精神,所有人的关注点全都在车间中央的那一台小型电炉上。
核燃料棒是丰度4%的低浓缩铀,熔铸过程中会有坩埚歪道污染车间的危险性,没有引发核爆的危险性。但这次不同,加工的可是丰度95%的铀235啊。
铀235熔融后,在坩埚里是一个形状,倾倒时是另一个形状,倒进模子里又是一个形状。嗯,铀235无论是固态还是熔融液态都一样,到了临界质量,该爆就会爆。
所以可别想20公斤铀235粉末一块儿送进去全熔了,然后跟倒酒一样,分灌到12个模子里……
必须一小块一小块地加工。
从9月19日到10月2日,熔铸车间十几名全身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无论上班还是下班,神经就没松下来过,在核燃料元件厂督战的王淦昌,虽然没在工作区,但每当熔铸车间发出电流的轰鸣,说明电炉又熔化了1.7公斤铀,在300米外的王淦昌心就提到了嗓子眼。
10月4日,加工好的全部12个高浓缩铀块检测合格,经过严密的包装后送出燃料元件厂,由卡车送到另一个同样戒备森严的工厂。而燃料元件厂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制造第二枚原子弹——“一号怪兽”的核心。
……
大连。
唐华在大连的第三天,钱三强发来电报,虽然是密电,但老钱还是语焉不详,只是表示“唐部长回来一趟好不好,有进展,很大”。
大连造的炸药模组就是在北京做的实验,钱三强肯定是最早知道结果的了。
炸药模组在大连就经过初步试验,非常成功,拿到北京只是用更精确的测量仪器测试而已。看这样子,炸药模组已经过关了。
原子弹,到10月份,也开始第一枚弹的装配了吧。
“唐部长,刘部长从沈阳发来电报。”
刘鼐也来电报了,说的什么事呢?
“经一机局和军队代表讨论和论证,我军下一代班用枪械系列拟采用6x43毫米小口径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