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40章,朝印度洋抡一发

3500公里的距离,还是高弹道,只是抛物线没有在乌梁素海发射时那么高而已。”

唐华:“海军萧司令员说,海军可以尝试着派军舰出去远航了,我们搞从陆基基地向大海发射的测试。”

“什么?这就搞海上弹道导弹全程测试了?!”钱学森吃惊了,“舰载航天测控雷达,航天测控船,打捞船,补给舰,这些我们都还没有啊。”

唐华:“这些都没有,但是不管那么多了,有些测试完不成就完不成。海军出动重庆号巡洋舰、4艘驱逐舰和1艘改装打捞船,舰队集结到广州,然后从广州顺访马来亚巴生港,在此加油补给,再从巴生港航行至锡兰岛西南的马尔代夫海域。从乌梁素海发射的东风-3,飞行5500公里之后,就会溅落在这里。导弹试射结束后,舰队返程去雅加达访问,当然也是顺便加油补给。”

“这是从印度头顶上飞过,我知道了。”钱学森说,“那不做测试了,直接抡。导弹旅刚刚接收了一枚,改改参数坐标就行。要打捞弹头吗?”

“海军表示他们想试试能不能捞,但我觉得让弹头直接沉底算了。或者弹头在海面漂浮一定的时间,如果我们还没找到弹头,就自动破舱沉到海底,我们捞不到谁也别想捞。”

……

海军提出的这个计划实在有点疯狂。

其实嘛,弹道导弹向海洋做全程弹道发射,都可以不要测控舰队,朝鲜现在就是这样干的。不过,盲射要是失败了,就不好检出故障原因。

“印度洋是我们完全未知的领域,虽然航天和导弹部门可以规划出5500公里的航线来,但是我们还得拿到南亚次大陆以及印度洋的精确海图,否则导弹射过去了,打到了一个点上,我们却不能从落点来判断它是否真的射到了目的地。”

海军和聂帅、唐华商讨此事的时候,聂帅提出了疑问。

萧晋光:“我们就基于现在手里掌握的海图吧。精度会差一些,但不会超过1海里。”

“1海里,1852米,东风-3的理论圆概率偏差是小于1000米的啊,”唐华说,“你们稍微冷静一下。这样,舰队抵达预定海域之后,让重庆舰在基本零航速的状态下,进行多次卫星导航定位,确定基准点的经纬度,然后发回北京,然后重新校准地图,然后用这个校准的地图重新规划弹道导弹的航线。”

萧晋光:“这可以现炒现卖?那太好了。要花多长时间?”

唐华:“重庆舰发回基准点的经纬度之后,24小时内可以重设弹道导弹的参数。”

萧晋光:“那好,我们就多在海上低速待命1天。”

其实精确地图还算好解决,补给舰都没有,就去印度洋……

没有补给舰,那就得在中途找国家访问,靠港加油加水,幸好现在中国在南洋还有几个关系还行的国家,幸好这次试射的是射程5500公里的远导而不是11000公里的洲际导弹。

补给舰正在建造,航天测控船都还没开始造呢。所以弹头肯定没法用雷达跟踪了,只能靠弹头本身的无线电发射机来定位,这样在再入大气层的时候有短暂的黑障期。

不过,如果整个试射的主要目的是让印度认清现实,那试射过程糙一点也可以接受。

……

11月7日,十月革命42周年纪念日。

“《首都盛会庆祝全体进步人类的共同节日 我们正沿着十月革命的道路胜利前进》”

“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是当代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站在保卫世界和平的最前列。”

“中苏……这种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正在不断增强的国际主义团结,是最巩固的团结,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万岁!”

这一天,比十月革命纪念日更让唐华激动的,是苏联方面传来的好消息。

苏联表示,可以从海参崴出一艘破冰船,这艘船有直升机平台和2架卡-15直升机,本来是用来在冰区救援的,如果中国要去印度洋测试弹道导弹,破冰船可以加入中国船队,打捞弹道导弹的弹头。

“这个破冰船航速是16节,和我们编队的巡航速度差不多,它的好处是,续航力特别大,我们的船中途要顺访加油,它都可以不用加油。”章翰夫说。

“你们外交部可真了得,怎么谈的?”彭老总很意外,这可是弹道导弹试射啊,赫鲁晓夫和主席、总理谈话的时候,还建议中国暂缓核武器研制呢。

“那,这破冰船,我们就邀请他12月到广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