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人们带着对和平的期盼和对核战争的担忧,跌跌撞撞走入60年代。
1959年底,瑞典的智库发表的一份全球安全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两年,美国的核弹头数量增长了一倍多。1957年12月只有6400枚,1958年12月9800枚,1959年12月达到15400枚。
瑞典智库还十分肯定地推断,1960年12月,美国的核弹头总数会超过2万枚。
作为美国的冷战对手,苏联的核弹头总数在1959年12月首度破千,从870枚增加到1150枚。鉴于核弹头与美国仍旧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因此苏联的核武器数量还在快速扩张。
瑞典智库的报告让全球的人们打了个寒颤,美国一年之内制造了6000枚核弹头,足以毁灭所有欧洲的城市。去年12月美苏停止核试验,一些和平组织还弹冠相庆,说这是美苏“废除核武器的第一步”,现在这个梦破碎了。
冷战、美苏争霸只是被包上了“和平竞赛”和“太空竞赛”的外皮而已,
什么是大事,美苏核竞赛才是关系到整个世界安危的大事,至于印度和中国在空气稀薄的世界屋脊爆发的冲突,对于欧洲和美国的老百姓而言,那——还真就是个局部冲突而已。
只有欧美的高层和政治精英才关心中印冲突。即便是这些精英阶层,在1960年1月1日晚上,也被另一件大事给惊了。
这是法国送给全世界的惊喜礼物。
……
“前进,祖国儿女,快奋起,”
“光荣的一天等着你!”
“你看暴君正在对着我们”
“举起染满鲜血的旗”
“举起染满鲜血的旗!”
……
巴黎街头人潮涌动,《马赛曲》在大街小巷回荡,法兰西三色旗在旗杆升起、在大街两旁的窗户里伸出、在街头游行民众的手中挥舞。
“这是进入六十年代,我的第一次讲话,向全体公民传达一条令人振奋的信息。”
“1960年1月1日上午10时,法兰西第一枚核武器在阿尔及利亚撒哈拉大沙漠深处的核试验基地成功引爆。”
“这是法国科学家、工人和工程师的杰作,象征着法国工业与科技在世界的顶尖地位依旧不可动摇。”
“法国之所以发展核武器,是用以确保国家主权和维护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法国将坚持主动性核防御政策,法国的核武器将用于防御而不是进攻。”
“拥有核武器是法兰西的荣耀,这是法兰西三千万儿女手中最强有力的剑与盾。”
“法兰西万岁!”
戴高乐的讲话再配合广播和电视新闻的突然插播报道,宣传效果是杠杠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以来,法国第一次进入全民疯狂状态。
……
12个小时前,阿尔及利亚拉甘核试验基地。
几十米高的铁塔昨天曾里里外外围着十几辆车和上百名士兵、工作人员,法国第一枚核弹“蓝色沙漠鼠”在重型拖车和吊机的帮助下,缓缓升上铁塔顶端,在仪器检测一切正常后,1月1日,“蓝色沙漠鼠”已确定可以试爆。
在铁塔周围,有按照特定距离摆放的坦克、卡车、大炮、公交车、小轿车,有各种材料的各种坚固程度的建筑,甚至建筑物里还有人偶,建筑物外也摆了几个假人。
如果只是摆放了报废车辆,再做几幢临时建筑测试核爆冲击波,那这次核试验就太寻常了,法兰西的第一次核试验绝对要别出心裁,不可能只有老套路。
在距离铁塔6公里和4公里的两个地方,两群阿尔及利亚土著静静地呆在沙漠里。这些土著每个人都拿了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报酬,给他们的工作仅仅是在沙漠里呆上半天,甚至还可以携带饮水和打遮阳伞。
土著虽然对这个工作有一肚子疑问,但没人跟金闪闪的法郎过不去,两百多人就开开心心地坐着大卡车来了。
在指定地点下车,安顿好没多久,有几个东张西望的阿尔及利亚土著眼前一亮,然后就觉得自己什么都看不见了。
法国没有告知土著核弹爆炸的准确时间,因此“蓝色沙漠鼠”爆炸的时候,不巧正看着铁塔方向的几个土著眼睛遭受永久伤害,看其他方向的还好,只是暂时性失明。
一会儿,“蓝色沙漠鼠”的冲击波传来,黄沙漫天,比任何沙暴都要猛烈。
……
“直布罗陀、利比亚的监听站都监测到了核爆,爆炸当量约为65000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