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不如问问美国人买不买照片?”主席插了一句。
唐华:“主席,6月18日,也就是三天后,美国要发射他的第一颗气象卫星……但是我看过资料,他们的气象卫星性能还不如我们的风云一号呢。”
……
“我再说回航天的总体计划吧,气象卫星只是卫星中的一个种类。”
“通信卫星,现在是中国设计卫星,苏联设计火箭,但将来我们还是要自己发射通信卫星。”
“电子侦察卫星,苏联要10到20枚,我们自己也要制造并自己发射4到5枚。”
“农业估产卫星,也是红外预警卫星,这个今年年底就要发射一枚试验星,然后发射4到5枚正式型号的卫星。”
“第一代导航卫星之后,1963年起,我们要启动第二代导航卫星系统的发射。
第二代导航卫星比第一代庞大得多,可能需要20颗以上的卫星,才能初步组网。”
“然后就是最昂贵、最重、技术难度最大的,高分光学照相卫星,也就是间谍卫星,这必须得等长征-3k4运载火箭才能发射,因为这种卫星一枚就有13到14吨重。”
唐华把未来几年要发射的卫星一一列了出来:
“不算长征-1这种级别的火箭,天津火箭厂一年的运载火箭+远程弹道导弹产能是12到15枚,现在的计划已经把天津火箭厂排满了。如果要启动载人航天工程,那就要对天津火箭厂和整个火箭制造行业进行扩充,这是一笔巨大的投资。”
“此外,航天员培训、载人飞船的研制、航天发射和测控体系,这些也都需要投资。测控体系就是远洋测控船,因为发射的不是卫星而是活生生的人,我们最好是能在全球都能监控到飞船的位置和状态。”
……
“发射人造卫星这件事,我们抢在了美国前面,和苏联比也差不多,”主席说,“把人发射上太空这件事,看来比人造卫星要复杂不少。”
总理:“的确。花得钱也多得多。”
唐华:“马上就要开始的中苏科学界贝加尔会议,我和钱学森会去,和苏联航天的同志讨论今后航天的合作问题。这涉及到我们未来更大的运载火箭的基本设计架构。载人航天要发射飞船,飞船可比一般的卫星大多了,至少要长征-3k2这个级别的火箭,最好是长征-3k4。”
“但是长征-3k2和长征-3k4都比较贵比较大,造这些火箭出来,我看还是发射间谍卫星和农业估产卫星比较好。”
“按现在的总计划,我们大概1965年或者1966年才能发射第一艘用于试验的无人飞船。”
主席看完了手中的航天总体计划:“中国人上天旅游,这件事不急。”
总理:“载人航天推迟几年,我们先把卫星体系给建立起来,既服务于国家的建设和生产,还能有比较好的经济收益,我看可以。”
唐华:“嗯,不过呢,载人航天这件事,也是有一个捷径。”
主席:?
“我们挑选几名年轻的、综合素质高的飞行员,送去苏联进行培训,”唐华说,“在贝加尔会议我可以试着提出这个建议。这个方案如果可行,我们就买张票,搭便车上一趟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