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架,一枚r-16洲际导弹矗立在塔架旁,已经加注了燃料。
r-7是苏联第一枚洲际导弹,但它更像是一枚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是液氧-煤油,不能长期储存,必须在发射前加注。r-7过于肥大的助推器也塞不进地下发射井,只能在地面塔架发射,从准备到导弹飞出去要32个小时,基本没有实战意义。
r-16是第二代,也是苏联第一
种可实战部署的洲际导弹。它的燃料换回了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都是常温液态燃料,导弹的燃料箱加了防腐蚀内衬,推进剂和氧化剂加注进去之后可以储存30天,在面临核战危机前加注燃料,就可以建立短期对等摧毁的核威慑。
苏联炮兵元帅米特罗凡·伊万诺维奇·涅杰林亲自担任此次r-16飞行试验国家委员会主席。
这天,他被召唤回到拜科努尔的总指挥部,接了一个从莫斯科打来的长途电话。听完电话挂上,涅杰林的脸色十分难看。
2号发射架,r-16加注燃料进行最后一次自检,这时候系统报错,面板显示第一级火箭发动机肼泵电气故障。
发射现场的总指挥扬格尔请求终止发射,将第一级和第二级的燃料、氧化剂抽出,对第一级火箭发动机进行检修。因为检修确定故障后很可能要进行电焊作业,火箭在燃料箱注满的时候是不能用电焊的。
“抽出燃料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再次发射至少在一个星期以后!一个星期以后总书记同志已经在克里姆林宫了!你想被送到西伯利亚吗?”涅杰林的咆哮声快把电话底座震位移了。
杨格尔:“不抽出燃料我们无法进行维修作业!”
“我不管你们怎么进行检查和维修,总之,这枚导弹必须在24小时之内射出去!”
杨格尔:“……”
“如果做不到,okb586和okb456设计局就从这个项目滚蛋!”
杨格尔:“我们马上组织人手对发动机进行临近检查,如果确认是不需要焊接就能修复的工作,就进行现场修复!”
涅杰林:“很好,我现在从总部去发射场,希望在我到那里之前,你们做出正确的决定。”
涅杰林气呼呼地从总部大楼走出来,坐上吉普,一溜烟开往七公里外的二号发射场。
赫鲁晓夫在美国催米高扬,米高扬在电话里催涅杰林。……9月18日就该发射导弹,结果9月16日,加注燃料前一天说箭体故障;9月26日再把导弹摆上发射架,说是控制一二级脱落的螺栓不正常,修了13天。第三次要是还跳票,大家可都别混了。
吉普车一路疾驰,距离2号发射架还有1公里,已经能看见钢铁塔架和白色的r-16试验弹了。
“轰!”
导弹和塔架突然变成了一团火球。坐在敞篷吉普上的涅杰林都感到一阵热浪扑面而来,脸和额头都被晒出了一层汗。
r-16爆炸了!140吨的r-16,上面带着的100多吨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爆炸了!
……
“涅杰林同志强令发射中心的工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对导弹进行检修,在检查第一级发动机主泵的时候,可能是电气线路断开导致系统认为第一级火箭发动机已经正常关机,就向第二级发动机发送了点火指令……”
“在塔架和导弹附近的检修人员、okb586和okb456设计局在现场的研究人员、设计师大部分牺牲……”
唐华挂上电话。
完犊子了,涅杰林同学虽然没事,可苏联航天有事。
苏联和中国一样,研制洲际弹道导弹的和研制运载火箭的是同一拨人,苏联摊子大一些,两个总体设计局三个发动机设计局。
现在r-16一炸,okb586和okb456设计局元气大伤。罪魁祸首在赫玉米,不过涅杰林元帅变成上校也不冤枉。
“老钱,咱们的火箭试验、发射整个流程,真的要注意安全了。”唐华对苏联的事没法评论,只是对钱学森说中国这边要引以为戒。
“我们是得反复强调,发射不能赶时间,不能违反操作流程,不能大量人员聚集在不安全区域,”钱学森说,“承德的试验中心,则不能无视风向和天气条件强行开机。”
唐华:“承德那边确实是。现在发动机越来越大,长时试车动不动就一两百吨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喷出去了,如果点火失败污染环境,就很难处理。”
……
太原航天发射中心,10月18日。
大家熟悉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