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章,在我看来,彩电并没有火箭重要

铯原子钟卫星发射在国内引起了一股相对论热潮,大学自不用说,好多高中课堂上,学生都在兴致勃勃地听老师用笨拙但高中生能看得懂的初等数学工具推导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一号”升空一周,地面铯原子钟与卫星上的钟的读数,在小数点后面好几位终于出现了差异,全国上下就是一片轰动。

高中生和老百姓们的反应是“哇塞,中国卫星和这个原子钟太厉害了!”科研领域的业内人士则暗暗吃惊。

在苏联……苏联党和政府喉舌祝贺中国在航天和物理学领域取得了突破,尤其是难得地对基础物理学研究有了一次有趣的贡献。在苏联学术界,马克西莫夫的反相对论观点本来在苏联的原子弹氢弹爆炸后就成为非主流声音,现在是彻底消失不见了。

发射原子钟卫星是验证基础物理学的研究……才不是呢。在卫星路线图上,唐华早就规划好了,星载原子钟是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基础技术之一。只是顺便验证一下老爱的狭义相对论。

为了掩人耳目,卫星名字都是规规矩矩地向老爱致敬,让人一点都联想不到六分仪、子午仪或者卫星导航之类的名词。

“爱因斯坦一号”的地位有点像1964~1967年美国研制的timation卫星。通过这个卫星,美国确定了在太空中放置精确时钟的可行性,然后是美国空军搞的project57,再发展到“621b项目”,再然后是美国陆军的secor卫星,再然后启动gps一代星座的研制。

……

“第二代导航卫星……可不可以晚一点再投放市场?我们六分仪系统的钱还没赚够呢!”

这是总会计师说的。

唐华:“陈副总理,第二代导航卫星还早呢,四年之后二代星才会成批入轨,而且1964年的二代导航系统肯定是纯为军事服务。这样好了,一直等到一代导航系统差不多卖不出去了,我们再开放二代导航卫星的民用端销售。”

李复春:“到10月1号,六分仪系统已经收回成本了,以后每多卖一台,都是净赚。”

从开始预售到现在,一共一年半的时间,从第一台六分仪地面接收端交付到现在才10个月。国家计委的投资要是投到除电子工业外的其他工业项目,大概至少得10年才能收回投资;如果投资去盖赫鲁晓夫楼,收房租回本要五十年。

所以难怪总会计师和李复春对六分仪系统这么看好。这个投资回报率太高了,而且赚的全是外汇,赚的是dollar。这种生意能多赚一年,哪怕多赚一个月,对国家财政收支来说都是大好事。

当然,卢布也赚,不过向苏联提供六分仪系统地面端的价格比较低廉。

1960年的最后两个月,美国核潜艇数量过了两位数。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乔治·华盛顿”号已交付美国海军,不过还没开始战备巡航。但无论攻击型核潜艇还是弹道导弹核潜艇,用的都是罗盘+天文导航或惯性导航,“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要等明年2月份发射的那颗关键星。

在中国海军,高速试验潜艇用上了“六分仪”。自己组装或自行仿制的苏联633型“r”级柴电潜艇用上了六分仪。就连海军最初从苏联引进的、用来训练艇员的s级潜艇,这老掉牙的战前货也装上了卫星导航系统。

……

美国,纽约。

约翰·肯尼迪vs理查德·尼克松,电视辩论第四场。

1960年的美国大选,候选人第一次采用电视辩论方式,在最后冲刺阶段一决胜负。

第一场电视辩论由芝加哥wbbm电视台主持,这场电视辩论的收视率爆炸,wbbm光靠广告费就赚到飞起。后几场为了电视台之间的利益均沾,分别在华盛顿、洛杉矶、纽约进行。

尼克松在第一场电视辩论的时候表现实在太糟糕,他辩论前刚刚住院动过一次膝盖手术,此时还没好利索,脸色苍白满脸病容,因为住院和忙着大选的缘故,人还很消瘦。就这个卖相,尼克松在上电视前还拒绝化妆。

于是9月份的第一次电视辩论,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的是一个眼袋明显、额头渗汗、眼神疲惫目光游移的住院患者,更糟糕的是尼克松的西服颜色和演播室背景几乎一样,这个失误让他看起来比实际上更矮。

相比之下,肯尼迪的外表可以说是完胜,辩论时的交锋结果也是完胜,一个还没痊愈的病号怎么可能赢呢。

第一场尼克松马失前蹄,第二、第三场辩论,尼克松调整了形象,凭借丰富的从政经验压过肯尼迪,以微弱优势占上风。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