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历史位面的对印自卫反击战(西方称中印战争)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印度的外交格局,从稍微偏向苏联改成了稍微偏向美国。
不过,以前偏向苏联的时候,印度也和美国保持着正常关系;现在偏向美国,苏联也没有完全断绝对印度的工业建设支持。
印度的地缘特性决定了区域外的国家如果想在印度洋找代理人,印度几乎是唯一
的选择。此外,印度精英阶层对外交尺度拿捏得还是相当精确,美国和苏联在某种程度上,都被印度pua了。
纳西克飞机工厂以往是印度斯坦的飞机修理厂,在印度吃下美国10亿美元的发展贷款之后,纳西克飞机工厂就要从大修厂升级成能生产f-104战斗机的大型航空工业联合体。
hal版米格-21暂时没排上,hal版f-104要来了。
不过f-104也是2倍音速的截击机,也的单发单座,使用起来是差不多的……应该差不多。
洛克希德公司的工程师、监理在纳西克飞机工厂考察地形和基本设施,看看需要怎么改建现有的设施、扩建厂区。
“总装车间不能拿现有的飞机大修车间凑合,现在的大修车间尺寸不够,装不下所有的总装流程。你们必须把它炸掉重修。”
“在总装车间旁边要有一个发动机测试车间,它既要离总装车间不远,又要有对发动机进行地面启动测试的空间。”
“飞机的结构材料生产厂房不需要那么大的地方。”
“主结构加工厂房和总装车间之间要有大宽度的专用运输道路。”
“这片厂区是做什么的?”洛克希德工程师问印度斯坦的陪同人员。
“这是我们规划的生产发动机的工厂。”
“f-104使用的j79发动机是由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跟我们洛克希德没有关系。f-104的厂区只需要接收发动机,然后对发动机进行例行测试就可以。”
“m-61机炮你们也要在这个厂区生产吗?!这也和洛克希德没有关系,你们还是要去找通用。”
印度引进f-104可费死劲了。
这飞机总成是由洛克希德做的,发动机是通用电气的,导弹是雷声公司的,火控系统是美国无线电公司的,雷达是北美航空公司生产的,导航系统是利顿工业公司的,甚至上面还有英国人生产的系统。
这个时候,尼赫鲁以及国防部长梅农刚受苏联的工业体系洗脑过,要求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引进f-104的时候得尽量把飞机的主要零件生产全引进到国内来。
于是在纳西克飞机工厂,各种美国公司派来的工程师、代表络绎不绝,印度的陪同技术人员也络绎不绝。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史诗巨著《f-104:从引进到放弃》就这么动笔了。
……
北京。
国家计委。
“1960年……刚过去的1960年,我们可能要先说农业的计划执行情况了。”
李复春和邓子飞在会前对了很久的数据和计划内容,会上还是李复春先说。
“1960年粮食产量比1959年下跌0.89%,大约是少了两百万吨的样子。这还是在中原旱灾之后,我们迅速进行全国协调组织,在旱灾绝收的耕地补种红薯土豆之后的结果,补种挽回了大约1100万吨的粮食产量,虽然都是土豆红薯,但也好过没有。”
“农业总产量减少200万吨,统购粮食数减少了120万吨,这个缺口用进口粮食来补上了。就是花了点钱。”
唐华:“现在外贸部手持着6亿美元的外汇,还有卢布……卢布调整过后我们手里至少也有3亿金卢布,而且东西方的外贸通路稳定,出口强势,少量多批进口粮食问题不大。”
邓子飞:“1960年的自然灾害暴露了一些问题,我得联合水利部对几个地区的小水利进行重新审查。现在我们的要务是,1961年的农业该如何预测和制定计划。首先不合理的水利设施一定会调整的,在春耕之前尽量调整完毕。但最终农业靠天吃饭的因素还是不能排除。”
唐华:“58年来过中国的那个英国气象学家,詹姆斯·斯塔格,前阵子又来了。斯塔格和国家气象局合作,建立了一个环太平洋气候的长期模型,按照这个模型的预测,1961年远东的气候因素可能也不太好。”
……
詹姆斯·斯塔格现在可能算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至少是国家气象局的老朋友。
斯塔格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