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已经非常清晰了。另外,这儿一张照片里显示的地方,长宽好像不止3公里?”
王希季:“卫星拍摄的照片传输到地面后,我们除了合成彩色照片,还把多张照片拼接起来,比如这张照片,里面其实拼接了400张高分一号拍摄的数码照片,所以一张图里显示的区域宽度是57x57公里。”
“另外呢,这400张照片是高分一号两次掠过目标区
域上空拍摄的照片合在一起,每次卫星拍摄地面的倾角是不一样的,所以拼接起来的照片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光影差异,比如地面建筑的影子就不完全一样。另外不同的照片还有轻微的尺度畸变。”
粟峪:“太客气了,已经很好了。……南越军队并没有对溪山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旦南北开战,这可是广治省的军事支撑点。从卡卢到溪山的9号公路路况也非常差。”
高分一号在测试时是拍摄国内景物,第一次正式启用就要拍外国了。拍摄的地点是总参定的:越南共和国(南越)境内的军事要隘溪山。
章震:“粟总长,溪山的南越驻军着实不多。看看这里,其实只有这一片像是军营,这些,和这些,都是村镇民居。粗略估计的话,南越在这里驻扎的部队就三千到五千人。”
粟峪:“这里的地面,看上去像是榴弹炮阵地。”
现在照片的清晰度,要直接识别出榴弹炮阵地还是很困难的,粟峪和章震在地图上辨认了好一会儿,又经过讨论,最后判定那一片绿地上面,稍微有点泛黄的、长200米左右的一条地区,应该是不久之前南越炮兵部队在这里挖过火炮发射的坑位。
章震:“勉强能分辨得出来。但是再细的就难了。”
粟峪:“如果能够分清地面的战壕,那就厉害了啊。”
王希季:“等将来的卫星成像质量更好了,发现战壕应该不是问题。”
粟峪入迷一般看着溪山一带的地图,很久眼睛没转,章震则注意到了这一叠照片标注的日期。
“今天是9月8号,给我们的这些照片,最晚的这张是9月5号的?”
王希季:“对的,9月5号接收到全部的图形数据,地面站用大型图形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合成,9月6号合成完毕冲印,然后拿到这里。”
章震:“我们想看到某个地方的照片的话,最快能多快?”
……
北京西郊,军事卫星应用中心。
这里是军队的单位,但现在还有许多穿便服的电子信息工业局职工在上班,和穿军装的混杂在一起。这种情况大概还要持续一年的时间,等总参这边逐渐吸收军校毕业生,把操作队伍完全建立起来才会移交工作。
唐华走进军事卫星中心,总参情报部长刘少农已经先来了,两人等了一会儿,粟峪和章震的车也到了。
“高分一号用的不是胶卷,所以它拍摄地面时,是‘按动快门即可见图’,然后如果通信条件允许,立刻就可传到地面站。因为现在的图形信息还是以三原色分图的方式传递,地面站需要大约几分钟到半个小时对图片进行合成。如果不拼接图形的话,这就是看到战场的最快速度。”
唐华介绍高分一号的工作原理。
“高分一号今天会过顶高雄港,我们可以用东海舰队高雄基地来做最快获取图像的演示。其实这颗卫星是我在苏联时发射的,今天我也是第一次看它演示天地数据传输。”
一行人进入军事卫星中心的图形处理办公室,章震先拨打东海舰队高雄基地的电话。
“港里现在有什么船?一到六号泊位,一号泊位是106舰‘泰州’号?……不用报舰名,报一下舰型就可以。”
章震放下电话,“粟总长,高雄港现在一号泊位有一艘基林,三号四号泊位是两艘01护卫舰,六号泊位是一艘美制护航驱逐舰,二号五号泊位空着。”
看看时间,高分一号马上就要经过高雄港头顶了。
根据任务需求,高分一号偏转角度,并以微小的角速度旋转,保证卫星在连拍的时候拍摄到的每一张照片之间的地貌是连续的。
拍摄完成之后,高分一号上的数据压缩芯片即时对照片信息进行压缩,下穿到卫星地面站,通过地面站和军事卫星中心之间的光纤直接传递过来。
因为粟峪要看的是高雄军港口内的船舶信息,军事卫星中心的图形分析员从一大堆图像中找到了军港区域的照片,开始进行图形合成处理。
唐华打开图形处理办公室的投影仪——这不是幻灯机了,而是能投影计算机屏幕的真·投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