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道上火车返回莫斯科的时候,医疗组还在假装开会研讨,大概朗道在西伯利亚上飞驰的时候,会正式宣布误诊。
朗道:“这故事可千万不能传出去,至少保密到我去瑞典领奖的时候,在此之前不能让诺贝尔委员会那帮人知道。……我带了歌的光盘版、唱片版和磁带版,说实话,让专业歌唱家重录一遍之后,这歌也不是那么难听了。”
唐华:“……”
都什么跟什么,我怎么说也是ktv麦霸的水平,这叫难听?
不过刘炽张罗的那支小乐队,的确有功底,而且把演唱风格拿捏得很到位。
唐华:“那么,领奖时说什么,打好底稿了吗?”
“10年前我就在打草稿了,绝对精彩。”
送别朗道的不止唐华,还有中科院、清华和北大物理系的师生代表。大家还都是
祝福朗道注意身体。
“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把我弄成获奖者之后,他们就只欠一个人的诺贝尔奖了,就是你。要是接下来两三年你也获奖,那个委员会才算是对物理学有点入门。”上了火车,朗道从车窗里对唐华说。
唐华:“那就让委员会继续犯选择困难症好了,多让他们煎熬几年也未必不是坏事。总之我和中科院工程院都没有兴趣求他们做什么。”
“你在合适的时候也可以装病。”
“怎么可能,这个招法只能用一次。我呢……要是需要用什么场外招数的时候,再想个新的吧。”
……
呼伦贝尔。
这个位于东北的内蒙小城,市区以东40公里的地方,一处山脉脚下突然窜出熊熊烈焰。几秒钟之后,一枚东风-4弹道导弹离开发射架,将深夜的林海照得通亮。
分导式多弹头抛射系统是安装在东风-5上面的,但是中国是用东风-3来做技术测试,理由很简单,东风-3比东风-5便宜。
反正东风-3也是有效载荷2.5吨的大家伙,装多弹头抛射系统一点问题没有。
导弹一直竖直向上飞,快看不见了才稍稍转向。东风-3标准载荷时射程5500公里,在中国内陆试射必然要用高弹道模式。
随着导弹发射成功的信息传递到整个系统,从呼伦贝尔到新疆西部,沿途的航天测控站都在睁大眼睛看着头顶的太空。
“导弹一级分离成功。”“导弹二级分离成功。”“导弹位置跟踪正常。”
“多弹头抛射系统即将启动。5,4,3,2,1……”
过了几秒,测控站的屏幕上,原先的一个亮点分裂成了好多个。最亮的那个点,是抛射系统的底座,在底座前方,则是好几个聚在一起的亮点。这些小亮点与底座的距离渐渐拉大,而且小亮点之间的间距也在不断变大……
东北的深夜,在新疆是刚刚入夜。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上空,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景象。
7条酷似流星亮线在夜空中出现,亮线的起点是天顶,终端在下方,还在不断向地面延伸。这就不是流星了,是流星雨。
最近几年,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附近居住的人多少有点习惯了天上突然拉出一条流星轨迹的场面。但是流星雨还是第一次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