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八十二章,我们主张全面禁止核试验

中的核武器是否应该继续引爆的问题。”

“闭门会议的进展甚微,在会后各自发表的声明中,中国、苏联的口径一致:五国签署的条约应该完全禁止所有形式的核试验,即《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

“中苏的声明使得美国、英国、法国沉默了一个月。之后美国最先作出表态,认为应当允许进行不污染地球大气圈的地下核试验,即先签

署《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

“考辛斯先生的铁幕之行,目的就是游说苏联和中国,在禁止核试验方面改换为比较舒缓的立场,不要完全禁止核试验。”

“毕竟五国既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也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在涉及核武器的问题中,五国有共同的利益,完全可以达成一项共赢的协议。”

……

“那个考辛斯,去了苏联又来北京,在北京主席见了他,被主席好一顿讽刺。”

聂帅说考辛斯在北京的活动细节。

考辛斯到北京后,先会见了总理,然后见了主席。

在会谈中,考辛斯抛出的理由是“地下核试验没法通过监测大气层来判别,因此全面禁止核试验很难落实,除非在苏联和中国腹地布设十几个独立运营不受所在国监管的地震波监测站”。

这当然是瞎扯,就算是小当量核武器或者特制的原理验证弹,两三千公里外的地震观测站也能发现异常波动。

唐华:“所以我们把英美架在火上烤了。不愿意接受全面禁止核试验的倡议,说明背地里搞鬼的是他们,破坏地球环境的也是他们。”

聂帅:“把他们在火上烤一阵子后,最后可能还是会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的协定,英美不做核试验不行,全面禁止核试验他们打死也不会签字。把大气层核试验禁了,也算是为地球环境做点儿贡献吧。”

唐华:“签字以后,我们也可以隔三差五地呼吁一次,全面禁止核试验。……我们现在也做好了把核试验转入地下进行的准备,今年上半年就会搞第一次。”

聂帅:“核武器这个东西,意义就是建立核威慑,作为最后的底牌。真要打起仗来,里面那个东西才是王牌。”

唐华:“说起来,里面那个东西可比核弹头贵多了……”

……

聂帅和唐华在天津卫星制造厂的控制测试厂房,厂房里是一颗高分二号照相侦察卫星的样机。

高分二号岂止是比核弹头贵,中国到现在为止做试验用掉的13枚核弹头加起来都没一颗高分二号贵。

厂房里悬吊着镜头直径2.4米、长9米的一根“大炮筒”,但这个卫星样机的光学镜头、ccd成像设备、通信设备都只是配重,只有控制设备是齐全的。

这大概是当前全世界设计最复杂、结构最精巧的航天器,控制设备样机上面有四个动量平衡旋转环、4台变轨火箭发动机、1台轨道抬升发动机、12台小型多次点火姿控发动机、20台微型电离子发动机,以及控制这些所有动力系统的主控计算机。

高分二号样机被悬吊在厂房正中,可在2个维度上自由运动。光学镜头只是配重,但在光学镜头孔的中间装了一台小型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打在厂房一面墙的黑色背景板上。

“啪呼——”卫星左侧的发动机点火,闪喷了不到一秒就停住,然后又是一声“啪呼——”,卫星右侧的发动机点火,也是不到一秒就停住。

卫星看起来纹丝不动,射出的激光打在黑板上的光斑看起来也没有动。但其实是移动了零点几毫米,这只能用仪器检测出来。

激光束代表卫星镜头的拍摄区域,要从太空中准确拍摄几百公里远的地面上的指定区域,就得靠这种微小发动机来微调镜头指向。

“聂帅,钱学森去年提出一种新的航天器构想,”唐华说,“我把它叫做航天飞机。它用火箭送上太空,再入大气层时可以以滑翔的方式降落在常规机场,航天飞机自带火箭发动机,在太空中可以进行大范围的变轨。”

聂帅:“这东西比宇宙飞船先进多了,坐航天飞机上天,这才是真正的太空旅行。”

唐华:“我是想,如果用这种航天飞机,给天上的侦察卫星定期补充燃料,那卫星的实际使用寿命就又能延长两三倍。实在是没办法,这卫星太贵了……”

……

反核武器活动家诺曼·考辛斯坐飞机离开北京。第二天,中国进行了第一次地下核试验。

1961年11月试验的1500万吨“朱雀”成了中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