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1章,一汽的自研之路

对比“长滩”号上的“黄铜骑士”、“小猎犬”,还有亚当斯级驱逐舰上的“鞑靼人”,导弹性能不知道中国人有多厉害,反正发射系统这一块,又把美国抛到身后去了。

为什么要说“又”呢……

1959年中巴接近、美国人还没从巴基斯坦撤出的时候,偷偷看了中国援助巴基斯坦的红旗-4防空导弹系统……

……

武汉汽车制造厂(中国二汽)。

1958年2月开工建设,1961年5月试生产,从开工到投产的周期比“一汽”短多了。

武汉二汽的工厂设备、自动化程度、车型,都比一汽有明显改善。

比如基本车型——中型卡车,一汽生产的是仿制吉斯150的“解放牌”,这虽然不算淘汰品,在50年代中后期勉强还有市场份额,但差不多是要

退市的的型号了。

二汽生产的卡车叫“东风”,引进的原型是明斯克的maz-500,唐华从1958年明斯克出maz-500的样车时候就看上了这款卡车,最后中国和苏联几乎同时投产。

maz-500和解放牌比起来,性能提升得太多了。它采用驾驶室位于发动机上方的布局,车头长长的鼻子不见了——额,也就是现在我们所看见的卡车的样式。

这能减少卡车的长度、给卡车减重,而且驾驶员视野更好了。

也不用汽油机了,动力是yamz-236柴油机,不但速度比解放牌快、载重比解放牌大(maz-500载重达7.5吨),百公里耗油还从解放牌的29升下降到25升。

还好,61年到63年“东风”的设计在做很多小修改,和明斯克汽车厂一起协调改进和完善,流水线没有开全力,否则国内的卡车格局一定天翻地覆。

所以,唐华在二汽的流水线前看卡车组装的时候,心里惦记的其实是长春一汽。

不知道他们的下一代卡车咋样了?

要是你们的下一代车型还不出来,……你们可就要倒霉了哦。

……

长春汽车制造厂,测试场车库。

晚上9点半。

现在长春一汽的汽车研究所不是966上班,而是997了。

“解放”二代样车的第三阶段试车,三辆车出去路跑,做五千公里的长途行车。第一辆车跑了2000公里,被拖车带回来了,变速箱故障。

这在第二阶段试车的时候没发生过。为了搞明白第一辆车变速箱到底发生了什么,汽车研究所的设计团队已经忙了5天。

头两天找到了故障,是一个设计隐患。但如何修掉这个设计隐患?设计组头上的“总价限制”变成一道墙,成本超标是不允许的。

第五天晚上,总算把变速箱档位切换的问题理出个头绪,第二辆样车拖了回来。

“涉水行驶大约500米,再开上公路之后行驶5公里左右,底盘现杂音,初步推断,密封问题。”

听到这个噩耗,设计团队8个人像8滩泥,四仰八叉地倒在杂乱的车库里。

“我们……就不能像二汽那样,也直接拿个苏联中卡重卡来抄吗?就算不抄明斯克,乌拉尔也行啊!”设计组的动力工程师梁峰悲愤地说道。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