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4章,第五个芯片生产城市

8年开始布局的,最先是桂林电子厂和桂林电子工业学校(中专)。

最初是李强挑的桂林,在这里生产小型的导航雷达,同时为其他复杂雷达生产零件设备。

国家确定由广西带云、贵发展的模式后,桂林的电子工业从雷达扩展到消费电子领域。1960年,桂林的电子工业升级,电子厂成了电子工业园区,电子工业学校升级成了大专,改名电子工业

学院。

再考虑到未来含芯片的消费电子产品也会大量出口,1961年确定在这里设立芯片生产线。

李强进广西就考察桂林,唐华先跳过桂林,去了柳州。

围绕着快速发展的柳钢,柳州现在有点广西的区域重工业中心的趋势。除了普通的钢铁机械工业外,就是复制长沙农机厂而来的柳州拖拉机厂。

长沙农机厂现在年产拖拉机8000多台,柳拖1963年产量刚刚上5000台。

“虽然南方大部分地区还是人多地少,大部分情况下耕作用畜力就可以完成,但手扶拖拉机在农村还是很受欢迎。它能用于在乡镇和县城之间跑运输,满满一拖拉机的蔬菜瓜果,运到县城,卖掉,公社大队就等于增收了几十上百块钱。”

柳拖的厂长丁蜀介绍柳拖现在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唐华则在仔细打量面前的这台“丰收37型”拖拉机。

丁蜀说的情况不是他们最近才发现的规律,应该是早就发现了。面前这台丰收37型拖拉机就为此做了针对性的改进。

拖拉机的拉货车斗原本是个可拆卸的临时附件,现在它仍然是可拆卸的,但是车头更大,和拖拉机本体的连接更牢靠——当然拆起来可能费点事。

除了加强的拉货车斗,拖拉机的驾驶员位置还加上了一个雨蓬,或者说简易驾驶室,像模像样的,玻璃车窗,左右各有一个门。毕竟买这种南方型拖拉机的地区,下雨的时间比较多。

于是,这种拖拉机拿去耕田的时候,除了要拆车斗,还要拆驾驶室。但这没关系,按刚才丁蜀说的,现在南方买拖拉机的公社、大队,一般都拿它当运输工具。

唐华:“现在全国都在把公路从县城向乡镇扩展,即便是山区,我看到广西很多地方也在劈山架桥修乡村路。如果是运输需求比较受欢迎,那柳拖和长沙农机可以试试升级一下生产能力,生产1吨、1吨半的轻型卡车。”

丁蜀:“1吨半可能不够耶,这个丰收37,我们是拿1吨货斗改的,但如果是在平路,拉两吨半的菜都能跑得动。”

唐华:“那轻型卡车也可以加强一下悬挂,1吨半让它超载到三四吨,应该是可以的。”

……

柳州靠着柳江,珠江水系的一条支流,可以通航。

唐代甚至在柳江和桂江之间修过桂柳运河,大幅度缩短桂林和柳州之间的水运航线距离。清朝雍正年间,清政府还重修过。

在柳钢起来之后,柳州也有了一座建造现代化船舶的柳江造船厂,现在可以制造150和300吨两种型号的浅水内河货轮。

也因为柳江水运航线的存在,柳州重工业的综合运输成本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

除了内河货轮,柳江里还有更简单粗暴的水运方式,上游的伐木场将竹子和木材随便一捆,做成筏子让它漂往下游,再在柳州捞起来,晾干脱水,进木材/竹材加工厂。仅这种木材流放运输方式,每年在柳江里运输的竹木就有8到10万立方米。

从柳江造船厂出来,看离住处不远,唐华告诉随行的,今天干脆遛弯儿回去。拐过一条街,唐华闻到了一种似乎来自远古的味道。

走到路边的菜摊,唐华看到了味道的来源,两个木桶里浸泡着的竹笋。不知道是什么品种的竹子,竹笋非常粗非常短,颜色在奶白色到灰白色之间。

唐华凑近再闻闻,被这股味道深深地震惊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酸笋?而且是60年代原生态的?

“太好了,”唐华说,“就它了,小张,买点酸笋,然后仔细包好密封好,发包裹回北京。酸笋是腌制品,密封好就不怕坏的。”

小张:“懂了,是邮寄给总理吗?”

唐华:“不止。这样,让店家包四份,总理、陈副总理、李副总理各三大棵,然后再给北京计算机所的食堂送四棵。”

……

桂林。

唐华从柳州北返,在漓江电子工业园区见到李强时,工业园区已经完成了第一批芯片的封装和测试。

这不是cpu,而是cd唱片机的解码芯片。——大概算是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