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诺夫、波德戈尔内:
“对!”
勃列日涅夫:“既然这样,我们就开始投票吧,同意罢免赫鲁晓夫同志的举手。”
刷,刷,刷。
赫鲁晓夫也举手赞同,然后问了一句:
“那我的退休金和别墅轿车呢?”
……
“苏共中央委员会今年6月29日举行了全体会议。”
“会议满足了尼·谢·赫鲁晓夫同志的鉴于年迈和健康状况恶化解除他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的请求。”
……
“在6月29日中午到下午举行的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中,尼基塔·赫鲁晓夫被解除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
“6月30日,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当选
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阿纳斯塔斯·米高扬被任命为部长会议主席。”
新华社6月30日的内参。
这事情简直,太秃然了吧。
唐华知道赫鲁晓夫有很大概率被赶下台,但是,也知道很可能不一定是1964年10月被赶下台。
苏共高层内部倒玉米帝的团体是1963年聚集起来的,1963年底他们就想动手了。时间跨度太大了,唐华没空在前后一年,天天像朝鲜战争盯美国开源情报那样盯苏联,这边手头一摊子事呢。
“厚道老实”人设的勃列日涅夫仍然当上了第一书记,不过,这次的部长会议主席不是柯西金,而是米高扬。
米高扬……大概是最近几年苏联科技和武器装备这个领域成绩确实很突出吧。
1956年苏伊士战争的谢幕之战,是苏联海军成立以来的高光时刻,几分钟之内锤爆以色列海军,就算二战也没有那么辉煌的战绩。从那时起,苏联海军乃至整个苏军的装备部门,底气就上来了。
陆海空火箭军装备技术都很强。除了r-16就开始上七个分导多弹头,从1962年起,苏联远程巡逻机在北海、波罗的海经常和北约飞机打照面,在对抗的时候,苏联飞机的搜索能力、通信、电子对抗,基本上都能压倒北约军舰和飞机。
除了米高扬负责的业务成绩突出之外,军事装备生产计划被赫鲁晓夫压得很厉害,可能也引起了米高扬的不满,让他从中间派变成了中间稍偏“倒玉米”的一方。
……
“勃列日涅夫发来了电报,表示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征程中,中苏依旧是相互倚靠的亲密战友、中苏关系是全方位合作的特殊盟友关系。”
“勃列日涅夫还提前祝贺中国共-产-党成立43年纪念日,又同时表示明天他会再亲手写一份贺电。”
看看时间,6月30日的晚上、莫斯科当地时间下午。发电报的手速很快嘛。
主席、刘副主席、总理接到电报,也都琢磨了一会儿,才起草回电。
“得悉勃列日涅夫同志当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米高扬同志被任命为部长会议主席,我们代表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中苏关系日益紧密,合作不断深化,是两国对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最近,苏联日出一号宇宙飞船搭载中苏两国宇航员,成功发射进入太空并顺利着陆,是中苏友好同盟关系亲密无间的明证。”
“我们衷心地希望,中苏两党、两国人民,在今后各方面的建设工作中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斗争中,取得新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