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小规模的生产链条。
在钚核心小型化之后,中国生产堆的产钚量可以支持每年制造50枚核弹头,但制定的生产计划是一年40枚,多余的钚储存起来。
气体扩散厂的产能除供应产钚堆,还在制造核潜艇反应堆堆芯,这大概是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高估中国核弹头数量的重要原因:他们低估了中国核潜艇的生产计划。
1965年6月,第二艘核潜艇“长城二号”从武汉顺流而下,准备出海。两个月前,第一艘核潜艇“长城一号”抵达葫芦岛开始近海试航。
因建造质量下水两次的“长城一号”,现在终于把艇上的各系统、各零件调整好了,而且对“长城一号”的检查和改进经验体现到了“长城二号”的建造过程中。
在1965年上半年,本来稍稍平静下来的东海和黄海,美国飞机和美国
军舰又频频出现了。
“发现一架美军巡逻机。”
“巡逻机型号确认,p-3巡逻机。”
从大连附近起飞的运-6(安-12国产型)预警机在黄海巡逻,雷达屏幕上显示一架p-3“猎户座”巡逻机从韩国飞过来,就要从朝鲜半岛-山东半岛岬角进入黄海北部。
运-6预警机向基地汇报情况后,很快基地发来新的指令:
“引导空军战斗机进行海上堵截,禁止p-3进入渤海。”
渤海水很浅,但是长城一号的一阶段试航就是在水面或者潜望镜深度航行,渤海是没问题的。出到黄海,那可能就会被美军飞机围观了。
……
中国的核潜艇突然出现在长江口,这一点美国海军其实不感到奇怪,凡是建立起核武器工业体系的国家肯定能造各种各样的反应堆:实验堆,生产堆,石墨堆、重水堆……设计一个核潜艇反应堆没什么奇怪的。
4月份长城一号开出长江口后,是以水面航行状态贴着中国海岸线往北转移,但第七舰队的飞机还是找上门来,虽然不敢进12海里领海线,但一架美军侦察机贴在领海线边缘,从空中拍了几十张照片后扬长而去。
“照片并不太清晰,而且,我们只能看见它的水面部分,所以……”美国海军对这艘新出现的核潜艇了解得不多,目前全靠侦察机怕拍的这一叠照片。
“我们只能从它的水线长来估算它的全长,而它的水线常本来也是估算的,所以,它的长度大约是90到120米。艇艏位置很低平,说明它是水滴形或钝圆形艇艏。”
第七舰队司令保罗·布雷克本中将眯着眼仔细分辨照片中那团模糊的影子,但最后还是放弃了,暂且相信技术分析小组的估测吧。
“所以,这么大的潜艇,没有理由是常规潜艇,而应该是一艘核潜艇?”保罗·布雷克本问。
“我们一直认为中国存在核潜艇计划,这从他们几年前那艘水滴形柴电潜艇就可确认。那艘潜艇,很显然,是中国的‘大青花鱼’。”
保罗·布雷克本:“……说得好。”
中国造了核潜艇。造就造吧。对我的影响大概是——再过两年,我指挥的第七舰队下辖的核潜艇数量会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