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斯德哥尔摩。
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
“连续两年,授予同一个人诺贝尔物理学奖,我认为这不合适,诺贝尔奖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的先例。”
伊瓦尔·沃勒委员摇头。
1965年诺贝尔奖的评选到了最后的阶段,进入这个阶段的物理学家只有几个人了,但最后的人选是最难决定的,这不只是投一次票的问题,物理学委员会的委员们得反复研究和交换意见。
没错,唐华又入围了最后的名单……
本特·埃德伦:“也不完全是同一个人,去年获奖的是唐华、赵忠尧和钱三强,今年的团队名单是唐华、黄坤和谢希德……”
伊瓦尔·沃勒:“那不还是一样吗?而且和去年差不多,唐华是其中最核心的那个人,提出问题的是他,提出解决问题的路线的也是他,其余两人帮唐华解决一些次要问题。”
“先生们,先生们,其实诺贝尔奖的规则并没有禁止连续两年授予同一个人物理学奖,”埃里克·卢德伯格主席说,“只是,这样……略为夸张。”
“集成电路已经让全世界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发疯了,从今年4月起就是这样。”本特·埃德伦从兜里掏出一只中国产的科学型计算器,“主席先生,我之前从没想到会有这种东西存在。”
卢德伯格:“本特,为什么你的计算器按钮比我的计算器多?”
本特·埃德伦:“这是科学型的,可以算很复杂的算式、函数,甚至计算定积分。在电子商店里没有摆货,但是可以查看他们的产品名录然后付订金邮购。”
“看来是我的佣人疏漏了,您能把邮购地址抄给我吗?”
……
“主席先生,咳,”伊瓦尔·沃勒觉得现在的场面太尴尬了,打断了买家现场交流沙龙,“我认为,还必须考虑的一点是,去年我们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唐华在激光领域的发现,今年太空就被部署了激光武器。”
奥斯卡·克莱因:“这又有什么?说实话,我甚至觉得唐华因此特别像诺贝尔先生,他……”克莱因突然觉得不应该在这方面说得太多,就转换了话题,“况且,实际上,如果没有激光武器,就没有美国和苏联的核裁军,不是吗。”
伊瓦尔·沃勒:“诺贝尔先生可没有像唐华那样,每年10月诺贝尔奖公布之后就在报纸上写一个‘幽默故事’。”
这幽默故事是唐华调侃诺贝尔奖的,有时候调侃获奖者,有时候调侃诺贝尔委员会。要是都没有可调侃的点,就黑一下瑞典的黑暗料理。
委员会的会议厅陷入沉默。
反正现在的情况,四个委员三个唐粉,一个唐黑,加上主席本人……卢德伯格主席刚刚问艾德伦要来邮购地址,现在正在玩从艾德伦手里抢过来的科学计算器呢。
“主席先生,”凯·西格巴恩打破沉默,“如果我们不选唐华和他的集成电路,那可能就要把奖授予费曼了。费曼参加了曼哈顿工程,而且是研制原子弹的主要科学家。”
……
除了关注长空一号、联盟一号的相撞事故、调整航天发射方案,10月份唐华还见了从广州回到北京的李强。李强是从秋季广交会的会场返回的。
“你猜我见到了谁?那个王安,去年4月的广交会见过一面的。这个王安,还真有两把刷子。”
李强把几页复印的图纸拿给唐华看。
唐华:“我看看,文字处理计算机?”
李强:“是啊。这些图纸他已经在北美注册了专利,所以随便让我们看,但是他想从中国进口4种芯片,他的计算机要用,还要进口显示器。”
啧……王安果然是发明家和工程天才,硬是从中国的产品方阵里捡了个漏。
其实在这之前,包括磁芯存储器在内,有好几项计算机技术的专利,唐华其实就是从原历史位面的王安手里抢过来的。
在广交会上随着c65、cu-65一起推出的还有好几种专用计算机和二十多种含芯片的工业品,大兵团作战瞬间占领所有战场要点。
但是文字处理计算机没有占,因为这东西……最终会被兼容化且不断进化的个人计算机杀死。
而廉价个人计算机的概念,唐华还不打算现在向全世界推行。
复印的图纸里还带有照片,里面是王安在一台文字处理计算机的样机面前合影。王安用拆掉的那台c65计算机的芯片,自己diy电路板和插槽,硬是凑出了一台可以点亮的计算机,c65拆下来的芯片则只用了三分之一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