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新的bgm。
新的音乐一响起来就把所有观众的天灵盖给顶飞了,我去,这是什么太空音乐?
于是,在《pacific rim》的音乐中,观众看中国海军“江苏”号和“浙江”号劈波斩浪,后面是大几十艘军舰扑面而来,在海面变换队形,歼-7和歼轰-7组成16机编队在空中掠过。
画面再从地球全景放大到印尼全景,再拉近,最后锁定雅加达。“江苏”号的垂发系统射出几十枚巡航导弹,山间、林中的建筑一栋栋炸飞。
核潜艇在水中潜航,巨大浑圆的艇体从远而近,占满画面。核潜艇冒出一股气泡,一枚巡航导弹飞出水面点火,画面一转,是印尼的布雷舰被炸得粉身碎骨的镜头。
怪模怪样的无人机出现时,短纪录片的情节和bgm都到了高潮,无人机机翼下小的导弹喷火飞出去,一枚、两枚。然后是特技合成的画面,一个在摇晃的但始终套准目标的圆圈十字,目标在十字中央,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画面雪花。
雪花画面恢复正常之后,那副扑克牌的黑桃a变灰了。
《七彩山》在北美创下了“附送的纪录短片比正片受欢迎”的记录。
一周之后美国人发现这不对,赶紧把电影附带的纪录片剪掉,但是晚了,这段纪录片以及单行的音乐已经流传开了(关键是录像带、音乐磁带盒都有卖)。
美国的情报机构研究记录短片,想从中找到和2~3月份中国电视台里不一样的画面分析研究;普通美国人看个热闹,就算不知道印尼在地球的哪儿,甚至分不清印度尼西亚和印度,但反正就是觉得这纪录片很带劲。
搞音乐的……从摇滚乐、流行乐、乡村音乐到电影配乐,这些所有搞音乐的已经跪在地上了。
为了带节奏,主流的美国报纸暗戳戳地把《pacific rim》暗指为“魔鬼的音乐”。
但搞音乐的谁在乎主流报纸啊,于是在音乐迷那里,纪录片的bgm不是什么魔鬼音乐,而被叫做太空音乐。
……
“太空音乐?等我们真的飞向月球的时候,我才会写真正的太空音乐。”
在天津,唐华听说北美把《pacific rim》叫做太空音乐,评论了一句。
钱学森:“太空可是一片荒凉,并不像有些科幻小说里描述的那么热闹。就这月球,虽然我们还没上过,但现在也知道了,上面什么都没有,只有陨石坑。”
唐华:“不管怎么说,那也是另一个星球。……长征-15看起来也很高嘛。”
钱学森:“加上氢氧第三级,再加上服务舱、指令舱、登月舱、逃逸塔,全高已经91米了。据说土星五号全高110米,我们也没差多少。”
两人在天津郊外——天津火箭厂的大型测试车间。
和美国的斯坦尼斯航天测试中心一样,第一具和第二具长征-15号的1:1模拟样箭就在这里做地面测试。
土星-5号设计完成,先造了两枚样箭拿到测试中心糟蹋;中国和苏联的载人登月计划,也得这么糟蹋一次,这是无法回避的必须流程。
三具6.95米的大筒子并联,中间的筒子不但长出一截,最末端有一个整流罩,整流罩上面有一支“长矛”。
这半年时间简直和战斗一样,8月2日长征-15一、二级完成设计,9月1日第三级完成设计,9月22日服务舱、指令舱、登月舱完成设计,在制作样机之前先造了个尺寸和重量1:1模拟的模型,送到天津和长征-15组合起来做测试。
还有逃逸塔,现在也在研制,okb-585设计局只拿出了一个设计图,照着设计图做了个模型。
说到逃逸塔,okb-585设计局的压力还是蛮大的。登月舱在指令舱之前等于是简化了登月步骤,降低了登月的技术难度,但是逃逸塔就很难设计,连带着整流罩的设计也是不小的工作量。
要知道土星-5和阿波罗登月飞船,等于是没有整流罩的……
唐华:“我们再梳理一下到目前为止的进度。虽然看起来一切正常,但今后还有哪些是大难点,这得理清楚,在项目执行的时候好有个准备。”
钱学森:“现在的时间进度不但一切正常,而且还抢出了7天的时间。1月1日样箭一号完成测试,1月15日样箭二号完整测试,火箭厂正式开始装配第一枚长征-15,如果一切顺利,5月11日长征-15出厂,运往文昌,检测、组装、再检测,这些流程如果全部顺利,火箭会在7月15日升空,抢出来10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