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火腿肠的苏联同志。
苏联方面要更多的中国货物,那中国也要多进口苏联商品,维持贸易平衡。
22.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一次签了6台,西南地区的水电开发要用。今年的水电规划,共需要12套大型水力发电机组,国内刚刚突破20万千瓦的门槛,年产能只有6套。
大规模开发水电,水电机组制造的产能就不够了。
技术良好的轻工业加上顺畅的进出口环境,可以加速国内重工业、基础工业建设,基本的加速模式就是这样。
“这些水力发电机组不是重点,”唐华说,“还有更大的工程,需要更大量的水力发电机组,但是,这个水利工程还存在着一些待攻关的技术。”
“我们打算在长江中下游,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葛洲坝附近,截流长江,建设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波德戈尔内:“总装机容量大约是多少?”
唐华:“现在粗略估计是270万千瓦,但先需要中苏两国的专家一起对工程进行规划设计。”
……
“看,这是我们刚完成改造的“朗道”号实验舱,或者说空间实验室的图纸,这可是当前最好的凝聚态物理和宇宙学太空实验舱。”
苏联科学院,唐华和孙家栋兴致勃勃地向朗道展示“朗道”号(原长空二号)实验舱的情况。
1965年长空一号坠毁后,唐华和钱学森决定直接跃进到第二代空间站,发射苍穹一号。
苍穹一号发射成功后,备份的长空二号也不能趴在仓库里吃灰,正好这个空间站用长3捆就可以发射,现在还有一些剩余的航天发射能力可以利用。
于是卫星厂就把长空二号改装成了一个实验舱,改名为“朗道”号。原先只有一个对接口,现在前后个一个。发射入轨后,“朗道”号与苍穹一号对接,组合在一起后空间站的重量增加了50%,航天员的活动空间增加了75%,宽敞多了。
如果再有载人飞船要连接到空间站,就接到“朗道”号空余出来的那个对接口。如果加上货运飞船,整个空间站体系就是四体组合,也挺有排面的。
“那就太有意思了,“朗道”舱整个作为物理实验室,能放很多大型设备进行实验。”实验物理学家伊利亚 弗兰克说。
朗道:“据说如果在微重力条件下,我们有可能生成爱因斯坦-玻色凝聚态物质,如果在太空中把这个实验做出来,那肯定会是当年度最重要的物理发现。”
唐华:“就是知道爱因斯坦-玻色凝聚态这个东西对重力敏感,所以“朗道”号的默认试验设备就是它。具体在实验舱的这个区间。”
唐华用手指着图纸上的某个区域,那里有一墙的仪器柜,其中有两个还凸出很多,看上去就很不简单。
仪器柜占据了“朗道”号2/5的长度,剩余的地方布置了一些高能宇宙射线探测器。
朗道左看右看,觉得还像那么回事。他不怎么做试验,但物理所的实验室他还是会定期去看看的。图上有仪器设备的重量、尺寸。耗电量,除此之外,图纸中还用简笔画画了一个在仪器面板前的小人,看简笔画线条扭曲的样子,这个小人可能挺痛苦的。
朗道:“看起来还不错。听说上次我们能把医生和工程师送上太空了,这次应该送一个量子物理学的研究人员上去。我看看物理所谁去合适……”
唐华咳嗽一声,伸出手戳了戳图纸上的“朗道空间实验室”这行字。
朗道:?(有一丝不详的预感)
唐华微笑不语看着朗道。
孙家栋也微笑不语看着朗道。
伊利亚 弗兰克突然明白过来,也转头看向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