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九章,对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反思

7月3日长征-15首射成功,nasa还能找到理由证明自己的进度领先。苏联版长征-15在黑海装船运往中国,这个打击让nasa再也找不到理由证明自己领先了。

第一枚土星-5发射的无人飞船名字叫阿波罗-1号而不是阿波罗-4号。

(原历史位面,三名宇航员在地面测试时出事的那个服务舱模拟样机叫做as-204,当时美国建造了as-201到as-204四个服务舱模拟样机。在1.27火灾导致三名宇航员遇难后,as-204被“追认”为阿波罗-1号,此后发射的正样登月飞船从阿波罗-4号开始排。)

由于地面测试没出事、1967年2月份as-204搭土星-1b顺利入轨,再加上6月份第一枚土星-5完全成功,不但参议员集体要求nasa缩短一次无人验证飞行,nasa自己也确实有点动心。

最后一锤定音的是林登 约翰逊总统,他看过参议院的会议记录和nasa写的可行性报告后,签字同意:1967年10月10~20日择机发射第二枚土星-5号火箭,搭载阿波罗-3号,指令舱搭载三名宇航员,进行近地轨道载人飞行测试。

约翰逊在签字之后又写了一句话:

“为避免中苏过早发现阿波罗计划的进度加速,最好在10月1日之前勿向外界透露阿波罗-3号搭载人员的消息,在发射成功后,也避免谈及调整进度之后的计划登月时间。”

……

“苏联同志的火箭造得这么急,其实我是有点担心的。登月火箭是一个复杂度极高的巨系统,任何一个部位的制造质量都不能出问题,可他们现在就已经把火箭装船运过来了,没办法。文昌的同志可能要打起精神,在发射场组装时,对苏版火箭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

长征-15发射成功后,唐华就回到了北京,7月底去天津,现在在天津火箭厂召开天津的航天两厂领导及技术骨干会议。

屠守锷:“我们制造第一枚长征-15可能给了苏联同志一些额外的压力。”

唐华:“我们为制造长征-5和长征-6储备了很多nk-15发动机,苏联同志没有。他们搭载nk-15发动机的只有一款重型运载火箭方案,输给了质子号;一款巨型的n-1火箭,还在论证的时候就被钱学森否了。他们没有nk-15的储备。不过说起来,第一枚长征-15送出去之后,我们的nk-15库存也见底了。”

“是啊,发动机生产厂现在正加班加点呢。”姚桐斌说。

唐华:“这正是我现在要考虑的问题。鉴于苏联的火箭在运输途中,大概还有两三周才能到中国,文昌才有活干;我们的第二枚长征-15也放宽了时间节点,你们可以用15个月而不是14个月来完成它。所以,我打算——天津和文昌的航天系统职工,去休假。”

屠守锷、姚桐斌:!!!

唐华:“前阵子你们绷得太紧了,有些非流水线的车间也24小时不停,可实际上你们没有三班倒的团队,而是两班,每天工作12小时。这不行,没法持续工作状态。休息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这是一项持续两三年甚至时间更长的马拉松,我们不能让所有人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完全程,这样迟早会出问题。”

“海南那边我走之前已经安排好了,月船一号回收、数据读取分析结束之后就休假,现在他们应该已经在云南滇池了。你们就后天动身吧,地方不远,北戴河,现在是8月2日……你们从8月4日休到8月22日为止。”

屠守锷:“15个月那就是我们的长征-15在明年10月发射,那么就是明年7月从天津起运,再往回推……”

唐华:“走走走,都回家收拾行李去,今天不说正事了。7级工以上、高工以上可带家属,散会。”

……

在天津火箭厂宣布了放大假的通知,唐华接着还是到隔壁卫星厂转了一圈。

“登月舱的图纸移交过来后,我们把它改得不像原样了,”杨家溪说,“除了重量吻合原设计的规定数据,其他的细节新版和原版的相似度最多就百分之四十。”

这其中有很多是唐华亲自指示改的……

中国搞了个飞行器质量最大的嫦娥-1号月面软着陆,这确实为登月舱的设计提供了更详细的数据,比如着陆时支撑脚架的强度就可以不用搞那么高。

抠掉了一些不必要的零件,减重之后的登月舱对航天员的体重放宽了5公斤(两人合计),从月面起飞时可携带的月壤样品从2公斤提高到10~15公斤。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