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十二章,我的上帝!它在冒烟!

“华所长,我记得您有菲尔兹奖的推荐权限?”

唐华打电话给华罗庚。他是中科院计算数学研究所所长,国内具有菲尔兹奖提名推荐权的两人之一(另一个是苏步青)。

“唐院长,我知道你想问什么,我和步青已经各自写了一封推荐信,把陈景润和他的哥猜1+2资料发给了菲尔兹委员会。”

唐华:“要怎么样才能加大陈景润的获奖概率?最好是到十拿九稳的程度。菲尔兹奖四年评选一次,陈景润今年34,1970年那一届必须拿下,否则下一届1974年,他可就41岁了。……我也找找诺维科夫院士、柯尔莫哥洛夫院士?”

华罗庚:“推荐者人数多一些会有一定作用,但累加推荐数的效果可能比较有限。更重要的应该是扩展1+2证明的国际影响力,还有就是安排陈景润参加下一届的国际数学家大会。”

看来是要加上一点运作公关,这个唐华熟。“有方向就没问题了,我们各自分头做准备吧。”

菲尔兹奖最早的颁奖标准没有年龄限制这一条。但很可惜,就在去年,菲尔兹奖委员会主席乔治 德拉姆定下40岁的界线,只颁发给颁奖当年元旦时还不满40岁的年轻数学家。

表面理由是是为了扶掖有潜质的年轻数学家,实际上是减少评奖时各国、各学派的争议。

不过到后来,40岁划线的“表面理由”倒是越来越有道理,因为数学研究者的脑力巅峰就在30~35岁,大部分数学家在他的研究生涯中,第一个重大成果肯定是30出头就得出的,甚至有不少数学家40岁之后就再没有年轻时那么重量级的发现。

原历史位面,徐迟是用一篇报告文学来激起国人对数学的兴趣(也诞生了成捆的民科),现在就用一个菲尔兹奖来引诱中学生们迈入奇妙的数论世界吧。

“唐院长,菲尔兹奖那是三年后才评选新一届得主,现在10月份快到了,大家现在的关注点,是猜你能不能再得一次诺贝尔奖呢。”华罗庚说。

唐华:“够了够了,已经拿了两次了,斯德哥尔摩也去过了,没啥意思,在街上转了一下午都没找到卖鲱鱼罐头的。”

华罗庚:“有吧,今年世乒赛,国家乒乓球队在斯德哥尔摩逛街的时候买到过。”

唐华:“……”

……

华罗庚说的没错,不但国内在暗暗猜测这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是谁,苏联,甚至美国和欧洲也在猜。

虽然提名名单尚在保密,但大家都觉得,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候选人大概就这几个:

费曼&施温格,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理论;汉斯 贝特关于恒星的研究;阿尔弗雷德 卡斯特勒关于原子赫兹共振的研究;以及唐华。

唐华入围诺贝尔提名的理由是什么?……理由太多了。

“1966年底问世的电子扫描隧道显微镜是一项革命性的物理探测技术。与激光冷却技术相似,唐在公布电子隧显论文的同时就推出了可商业销售的显微镜,以及数目繁多的专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种显微镜就刷新了人们对于微观世界的认识。”

“激光冷却原子理论和激光冷却装置于1964年上市,对,可能不叫做‘公布发现’而叫‘上市销售’。很多低温物理实验的突破都与它有关。”

“量子隧穿效应以及隧穿晶体管是唐于十几年前发现的,而且被应用到了计算机元器件中,不知什么原因,诺贝尔委员会迟迟未能给这项重要的技术颁奖。”

“必须注意到的是,唐甚至还有一项十几年前的重量级发现在诺贝尔委员会那里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激光全息技术。据说,有一些委员认为这项技术应当笼统地归结于1964年唐华因激光理论而获得的诺奖,但实际上激光全息技术是一项独立于激光理论的、重要的发现。”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科学家和科技公司认为,关于激光传输损耗和光导纤维的发现也是一项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

“196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委员会只需要从上述5种理由中随便挑选一种,将奖项发给唐华,其他一切事情都会变得很简单。”

“如果这样,12月10日的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又会变成音乐盛会,这无疑是本杂志最愿意看到的情景,也是诺贝尔委员会内心非常想看到的场景。1965年的现场录音唱片以及视频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的经典了。”

这是1967年9月,一份英国杂志上的八卦文章。

不是物理学杂志,是《nme》(new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