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一章,超级工程与论战

农村也同样适用。现在不能因为粤北的山区比贵州的山区情况要稍好一点、没到吃不饱饭的地步,就觉得可以先让农民在原地呆着。”

……

到广州之后唐华去的几个地方,只有韶关有必要写一篇经济发展报告。

不过写出来之后由于李复春和总会计师带团去了莫斯科,一时间回复和讨论的人少了很多。

李复春和总会计师虽然是同时出发的,但其实是两拨代表团。李复春与苏联国家计委做工作经验的交流,总会计师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团探讨捷克经济改革的评价问题。

其实在李复春那边,关于捷克经济改革也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李复春和苏联国家计委探讨各自的计算机系统时,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国家计委的全国经济自动计算系统,苏联国家计委已经迭代到了第四代数字估算算法,而中国国家计委用的还是第二代数值估算算法。

两者的差别就是……苏联国家计委计算中心的算力,大约是中国国家计委计算中心的6倍。

对于全国经济自动计算系统的疑问,李复春如是解释:

“唐华说过,如果要算清楚全国的经济生产数据,大约需要的超算运算能力是现在的10亿倍到100亿倍。……数值估算算法的话,无论是第二代算法,还是第四代算法,差不多就得了。”

“计划经济指令的发布系统,这其实甚至都不需要计算机和网络,只要有电报和电话,生产指令就可以发出去。”

“再加上‘自动’俩字,经济指令的自动发布系统,那就要计算中心来算出数字……这数字为什么就一定要算出来呢?”

“在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的价格是波动的,”李复春用手在空中画了一道波浪线来打比方,“某个商品供不应求,市场紧俏,价格上涨。高价高利润吸引大量厂商转入这个行列,产量提高了,供需逆转了,变成供大于求,价格就会从波峰打到波谷。”

“供需平衡,市场价格大致反应商品所包含的价值;或者市场一直都有波动,但是有波峰和波谷,算个平均数,得了。”

“完全的计划经济,那就得在纸面上从头计算这些东西。我们生产了一件商品,需要计算生产它耗费了多少材料、耗用了多少劳动工时;再计算这些劳动者产出这些劳动工时需要多少衣食住行,多少教育成本,多少交通成本,多少医疗成本,还得算原材料的生产需要多少劳动工时;然后再计算劳动者产出劳动工时所消耗的衣食住行这些产品背后又消耗了多少农民或工人的劳动工时;再计算这些农民或工人的劳动工时之所以产生,背后又有多少物质产品提供了支持……”

“要是在20年前,我们一定觉得这是个死循环,永远都算不出来。十几年前有了计算机,这似乎在理论上可以计算出来了,就有人觉得可以不要市场,可以取消商品交换,完全靠计算机来模拟国家经济的运行,但这还是无法达到的。”

“因此,我们的计划经济委员会,现在是把主要精力用于生产和消费的预测,重点是收集反馈和分析大数据,从大数据中获得下一步行动的方向,而不是让所有的精力和资源都深陷到了第一步当中无法自拔,而荒废了后面环节应该做的更加重要的工作。”

……

“达瓦里希李,社会主义的最后发展方向就是取消市场化的商品交换,从而让社会主义成为迈向共产主义的过渡。”

李复春摇头:“不,其实无论列宁还是斯大林同志,都没有完全否认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