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八十章,社科院、科学院分家

课题主持人’的名号。其实根本不是,课题的主持、技术协调、主要问题解决者,都是那些年轻人。”

……

《墨家新解:是古非今不可取,一代应比一代强》

——《唐院长对墨家和墨门的评析》之读后感

这是唐华把自己的解释文章发出去之后,网上又出现的新帖子。

作者已经认定唐华,啊不,唐门,就是墨门的分支,所以唐华无论说了什么,都会被认为这是墨家最新传承的墨钜发出的指示。

这可咋办,要不干脆就躺平,不解释了,直接说中国工程院院长就是墨钜,每一任老院长离职新院长上任,就等于墨钜传承?

……

海南岛东部海域。

经过9天的太空遨游,“月船二号”的指令舱终于在6月19日与服务舱脱离。

在过去的9天,服务舱里的氢氧燃料电池为指令舱供应饮水,指令舱也把一些生活垃圾传递到服务舱中保存。

在指令舱和服务舱分开之前,整个飞船最前头的登月舱模拟模型先飞出去,掉到大气层中烧毁,服务舱随后脱离、启动火箭发东西向下扎猛子,然后就可以在几十分钟内进入大气层上端。

“5,4,3,2,1,点火。”

地面指挥中心准确地算出了指令舱的返回时间,在这个时间点发动机以正常的姿态启动,就会让指令舱刚好在海南岛东部海域入海。

如同上一次再入大气层,月船二号的服务舱在广西上空坠入冯 卡门线以下,然后在空中划出长长的火线、进入南海上空之后,火球仍在,飞船外表被烧得通红。最后降落伞打开,飞船缓缓降落,三名航天员和指令舱一起掉进了海里。

直-6直升机轰鸣着飞到指令舱降落地点上空,白、橙相间的降落伞在空中看过去实在太显眼了,几公里外用肉眼就能看得很清楚。直升机飞行员在指令舱上空悬停,医护人员下去、救生艇下去,很快打开舱门,把科马洛夫搀扶了出来。

“快,快,我快不行了……”科马洛夫喃喃说道。

医护人员了解,从兜里掏出一瓶200毫升的小包装伏特加。

……

《中苏联合载人登月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登月胜利指日可待》

“1968年6月10日至19日,载人登月项目进行了第三次登月火箭和飞船的飞行测试。这次飞行测试首次搭载航天员进入太空进行试验。”

“在9天的太空测试飞行中,航天员和登月飞船经受住了考验,在火箭发射过程中,苏联制造的长征-15/n-3运载火箭表现出了极高的可靠性和良好的制造工艺,全程发射取得了完全成功。”

“第三次飞行测试是载人登月计划的一道分水岭,此次飞行测试成功之后,我们可以放心地说,胜利就在眼前我们可以触及的地方了。”

“据悉,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不久之后就会进行载人登月项目的第四次飞行测试,此次飞行测试将会有更多的测试项目以及更逼真的模拟环境。”

“第四次飞行测试将由中国制造的长征-15火箭运送飞船上太空。”

……

“老钱,中二火箭要把三批次检查转到天津火箭厂进行,不在文昌的测试中心做了?”

在天津火箭厂的组装、测试车间,任新民问钱学森。

钱学森:“中一、苏一、 苏二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中一是全项目首发,苏一苏二是苏联同志的工艺有点不放心,因此把第三轮检查放在了文昌,其实就是在文昌用我们自己信得过的人检查一道,减少出篓子的几率。现在这枚火箭我们不是第一次制造了,而且是在天津,因此我们还是把这些工作放在天津做吧。”

任新民:“唐总说了,如果第四次飞行测试完全成功,第五次他要加塞了,把智能机器人发射到月球上。”

钱学森:“我已经知道了。而且我本来是建议这个机器人取名‘墨子号’,结果唐华坚持说就叫玉兔,哎……”

……

《经济萧条不仅来了 而且处于最高峰,华尔街何去何从?》

“1967年7月股灾发生时,很多人坚称美国的股市和经济并没有什么不健康的地方,股灾只是个意外事件。不过接下来的几次金融地震,渐渐证明了这不是意外,这就是萧条。”

“在过去的3个月,这种萧条不仅让失业总人口增加了25%,还使得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增长了10%。”

“美国的经济萧条不仅影响美国,甚至也波及到了欧洲。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