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轻。于是在1968年初,总后勤部要求研发新疟疾药物,作为当金鸡纳霜出现耐药性时的第二个选择。
青蒿素既是给到东南亚的中国人的必备抗疟药物,也可以给东南亚国家或其他热带潮湿地区,作为防治疟疾的特效药。
第二次会议唐华还是忍不住说了一点“提示”,本来他是觉得青蒿素应该还是肯定会发现的,但由于历史线发生变化,防疟药物的立项竟然比原历史位面晚了一年,所以还是顺便说点儿提示吧,保证青蒿素还是能在原来的日期研制出来。
……
上海郊区某工厂,重工业部重型机器局蒸汽弹射器生产-测试车间。
测试场现在摆出了两条大约80米长的轨道,轨道平台下面各种管路密密麻麻,这两条都是蒸汽弹射器的样机。
第一条是重型机器局研制的蒸汽弹射器,是照着bs5蒸汽弹射器的样子放大的——其实bs5a也是这样的放大思路。
第二条弹射器是苏联制造的。中苏确定航母的大致发展路线后,苏联自己也搞了一个蒸汽弹射器,也用了中国人员到“克莱蒙梭”号上参观测绘的弹射器结构布局资料。
“tz-1弹射器,轨道长度77.5米,弹射能力是把28吨的飞机加速到220公里/小时。苏联sk-1弹射器,轨道长度80.5米,弹射能力是可将30吨重的飞机加速到225公里/小时。”
“重量方面,tz-1弹射器总质量605吨。sk-1弹射器总质量695吨。”
“弹射频率,tz-1配用的蒸汽储存罐可具备120秒/4架的爆发弹射能力,sk-1的爆发弹射能力是90秒/4架,持续弹射能力,依据蒸汽储存罐的补充速度而定,不过我们现在配用的不是目标舰所用的锅炉型号,因此不太好确定数字。”
罗顺初:“现在不是讨论中国和苏联蒸汽弹射器的性能指标的时候,而是这两种弹射器的故障率简直都高得可怕。你们数数看,这8天时间各出了多少故障?”
沈鸿:……
tz-1八天前第一次运作,弹射了一次之后就出故障了,修了1天恢复试验,弹射了3次再度趴窝,这次更换零件用了两天半时间。sk-1也没好多少,其中还出现了一次比较危险的事故:蒸汽弹射器工作的时候,开缝-密封设备没能及时封闭汽缸。
当时就看见金属块弹出去,蒸汽轨道白气冲天,然后20吨的金属块慢慢减速,停在了弹射器轨道的中间——蒸汽从汽缸的开缝漏了那么多,出力不够当然弹不出去了。
罗顺初:“算了,你们才用了一年多时间,能把70多米长的汽缸造出来就是奇迹了。”
程旺:“航母的设计进入到了最后阶段,我们船舶设计院的要求很简单,你们弹射器现在可以跑冒滴漏到处毛病,可以给你们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改进和修复设计,但是在改进的时候,你们能不能维持弹射器的长度、重量这些基本指标不变?”
罗顺初:“程局长的意思是说,航母的设计图纸画好之后,就最好不要发生大的改变了,你们蒸汽弹射器在改进的时候,航母的船体可能就要开工。”
沈鸿:“……如果用tz-1的话,我可以保证今后的弹射器都维持现在这个样机的尺寸和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