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十一章,从38万公里外拍摄自己的故乡

配工作的时候都有什么影响?”

不懂就问,唐华换个马甲发帖,把北信的处分通知链接粘贴上去然后问了一句。

——“毕业是能毕业,但是分配工作的时候应该是会有影响的,但具体要看前来要学生的单位的想法,如果哪个单位不计较这些,把他给收了,那就什么事都没有。”

唐华看明白了,然后把这个通知和这个学生的情况打包发邮件给了朱镕础,看看他把员工赶出去建立的各种小企业有没有要这种人的,毕竟这个学生已经大四了。

……

《坐标吉隆坡。惊呆了,原来移动电话网在其他国家都没有的啊?》

“暨南大学,大二。暑假回吉隆坡老家,在北京买的移动电话也带回去了,知道吉隆坡没移动网络,但暑假陪父亲去了巴黎和伦敦谈生意(注:没和任何间谍和疑似间谍人员接触),发现居然巴黎和伦敦也没有!”

“我还以为几个大国的大都市应该开通移动通信了呢,结果也都跟吉隆坡一样。”

唔……暨南大学,世界各地来的华侨学生,里面出几个土豪是很正常的。

——“不但没有移动网络,这些国家也没有互联网呢。”一个学生回复。

——“中国的通信技术和社会的信息化领先世界其他国家太多了。”

——“可就算这样,唐副总理还说要继续加速推进国家的信息化建设。”“是唐钜!”

唐华:……

——“是啊,有互联网有移动电话,我毕业之后都不想回吉隆坡了,打算在北京留着,毕业后去个能上网的单位就行。”

——“你是学计算机的吗?是的话就有机会。”

——“是,暨大计算机应用的。”

……

9月还有一件很重大的事情:“中二”发射。

中国制造的第二枚长征-15。

“气象部门修正了天气预报,16号台风带来的降雨会比上一次的估计长5个小时,所以9月17日傍晚的发射窗口没有了。”文昌指挥中心,天气预报科长向北京汇报。

钱学森:“17日傍晚的窗口没有了,下一个是18日上午9到11时,确信降雨只比原预计的延长5个小时吗?”

“现在气象部门做的是72小时天气预报,准确度很高。”

钱学森:“那就按这个窗口做准备,推迟14个小时。”

……

9月18日晨。

在文昌的航天员中心,三名航天员胡占孜、格奥尔基 绍宁、瓦列里 库巴索夫做好了一切准备,走出休息室。

1号发射塔高高矗立的长征-15涂着“中国航天”的字样。几个小时后,这枚火箭就要把这三名航天员送往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了。

“我这天一直在网上看学生们对这次航天发射的讨论呢,”唐华在电视会议室对钱学森说,“中国制造的运载火箭首次把人类送入环绕月球的轨道,这个成就应该是至今以来人类对月球探索所取得的最大成就了。”

钱学森:“这也是按计划做的安排,没有什么其他的考虑。如果一切都是按正常流程,把人送上月球表面的那枚火箭是苏联制造的苏四,这也不用讲究太多,就这样得了。”

唐华:“其实我最关心的是苏三,如果1月初我有空的话,应该会去文昌亲眼看着苏三带着智能机器人升空。”

钱学森:“这几个月,智能机器人的智商又有什么进展了吗?”

唐华:“没有。但是我给它加了语音系统,能依据探月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大概准确地用合成语音报告问题。对了,这个机器人的源语音是我找侯宝林录下来的。”

钱学森:“……”

……

9时25分,长征-15发射。火箭从文昌升空,越过南海,越过菲律宾,越过马来群岛,在印尼上空一次成功完成了变轨。奔月飞船绕地球一周之后,第三级发动机点火,胡占孜、绍宁、库巴索夫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近距离探访月球之行。

“第三级火箭关机成功。”“第三级火箭脱离成功。”

“飞船入轨正常。”“飞船飞行状态正常。”

现在,月船四号飞船已经达到了11.2公里/秒的第二宇宙速度。在第三级火箭点火时,飞船已经精确校准了飞行方向,接下来的三天,月船四号就会按照预定轨道奔向月球。在临近月球时视情况点燃轨道修正发动机,泊入绕月轨道,在月球附近转圈。

长征-15“中二”箭是在土星-5号sa-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