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小学,学生的平均身高、体质明显不如东部地区的农村,更不用说东部地区的城市学生了。”
“对于云贵桂山区、农业条件极差的地区,此前提出的易地扶贫开发战略,现在看来,不但是十分有必要,而且是很迫切的任务。”
“现在易地,一个村所涉及的是一千名村民。如果拖个10年、15年,那时候我们再谈易地扶贫,可能就要迁移1500名甚至2000名村民。这件事宜早不宜迟。”
“望谟县落后的教育现状,还说明我们对于最偏远农村的教育师资投入还有待提高。当前的师范大学、师范学院,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很少有出现在农村村办小学的。当然他们也不是赖在了大城市,毕竟在贵州,即使在大城市和县城中,师范学生也是供不应求。”
“但为了地区的均衡发展,有必要对农村地区的师资在全局的高度上再做一次调整。”
……
这只是小曹的考察报告中的一篇。这家伙,过去一个月一直在贵州的农村跑,就没回过城市。
“贵州的易地扶贫开发,现在采取的办法是由当地政府和党组织对村民进行宣传和教育,让他们摆脱故土难离的情结,也就是说,搬迁首先是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才做整体的搬迁移民。”
“这样确实让易地扶贫开发的进度变得很慢。如果对易地扶贫开发加快进度,比如设定一个时限,那么地方干部应该如何执行和完成这种限时的易地搬迁任务呢?”
唐华回复了几句话。
易地扶贫开发工信委虽然也有参与,但主导的是农村工作委员会,看看邓子飞那边能不能出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吧。
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四省,四川又经常被摘出来另算,这大概是四川有一片很发达的平原地区,尤其是有成都和重庆两个中心城市,依托四川盆地的天然气完成了区域性的工业化。
从1960年起,成都和重庆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就渐渐显现了出来,不断吸收附近农村的劳动力完成城市化,即便还在农村居住的居民,也因为城市产业的发达而收入快速增长。
但云南和贵州就没有这个条件了,他们省内的大城市工业化程度现在也是不足的。
“小曹的报告看过了。唐总的回复也看了。贵州、云南两地的建设,确实面临底子薄的问题,不是一两项底子薄弱,而是哪儿都薄弱。”
邓子飞在后面跟着的批示。
“除了在省内为这些山区恶劣地区的居民择平地居住、脱贫,我的想法是,贵州、云南的人口或许应该考虑跨省迁移,也就是迁移到东部产业更为发达、对劳动力需求更为旺盛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