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零三章,候小林的玄幻旅途

在指挥中心的屏幕上,能看到登月飞船指令舱里的情况。本来坐三名航天员的指令舱现在坐了两个人,比以前宽敞,但航天员还是一样不能动。按照北京时间,到早上航天员睁开眼睛,和地面中心通话,口头汇报飞船情况、自己身体情况——虽然仪器发回的数据也能判明登月飞船状态,但让航天员开口说说话有好处。

整个白天航天员都会有一些事情要做,还有进食和饮水,到北京时间晚上9点,指令舱关灯睡觉。

唐华:“老候,你看,把机器人运到月球,比把活人运上月球简单。”

侯宝林:“有道理,机器人不用吃饭喝水。”

唐华:“就是这侯小林现在还不够聪明,不过嘴皮子倒是很犀利。”

……

卡纳维拉尔角。

在“苏三”发射之后14个小时,土星-5号sa-504飞上了太空。

第四枚土星-5号,是阿波罗计划重启之后发射的第二枚。重启的第一枚sa-503完成了近地轨道环绕飞行,第二枚sa-504还是无人试射,但是飞行轨迹是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几圈后再从那儿返回来。

“中国和苏联的火箭也发射成功了。在这个时刻,有两艘人类制造的飞船一先一后在向月球进发。”

威廉 皮克林感慨了一句。

冯 布劳恩:“中国那一艘是搭载了宇航员的,我们的还是一艘无人验证飞船。”

“为什么你们都把目光聚焦到那两名中国和苏联的宇航员身上,你们应该注意那辆月球车。”艾萨克 阿西莫夫说。

冯 布劳恩:“中国人上一次在月球软着陆的时候就释放了一艘月球车。”

艾萨克 阿西莫夫:“但这一次,中国人没有称呼它为‘月球车’,而是叫它‘智能探索机器人’。”

威廉 皮克林:“这就是你对它如此关注的原因?”

“潘恩局长把我邀请到这里来,就是想拜托我向公众解释什么是机器人,什么是人工智能。……或许会让我失望吧,现在人类应该还无法制造出拟人的机器人。”

艾萨克 阿西莫夫,科幻小说家。1963年、1966年两届雨果奖获得者(基地三部曲)。他1950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我,机器人》是让nasa选中他来解读中国智能机器人的主要原因。

“阿西莫夫先生,”皮克林说,“唐华有一次评论过您的‘机器人三定律’,他说,在现实中,第一台全自主的人工智能机器,运行的目标很可能是消灭人类。”

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原则只是我对未来的一种设想……我现在是一个作家,而唐华是科学家和工业部门领导人,其实他说得对,最先进的工业技术、计算机技术一定是首先被小范围用于军事,智能机器人是一台优秀的战斗机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先想着让它来融入人类生活。”

……

文昌。

“飞行一切正常,明天就要泊入月球轨道了。”任新民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外找到了在晒太阳的钱学森和唐华。

唐华:“这两天飞船都是在惯性飞行,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美国跟在我们屁股后头那艘飞船怎么样了?”

任新民:“也一切正常。美国花了10个月时间从头再来,阿波罗计划重启之后,他们的火箭是靠谱多了。”

钱学森:“两次无人测试飞行成功之后,他们就要转入载人试飞了,载人试飞取得可靠数据之后,才能载人登月。猜猜看他们的载人试飞要进行多少次?”

任新民:“完全的测试流程要5次试射,两次无人三次载人,但如果略微激进一点,可以两次无人两次载人就走完。”

钱学森:“如果再再激进一点,他们或许可以省略掉第一次载人试射,也就是航天员不在近地轨道绕飞9天测试了,直接进行环月试飞。”

任新民:“这样可就不是激进一点点了,如果飞船在途中出了故障,航天员可能都不一定能飞回地球。近地轨道绕飞,飞船出了故障随时可以返回地球。”

唐华:“理论上来说的话……他们用土星-1b把三个航天员发上天做过试验,虽然用的不是现在这个阿波罗飞船的指令舱,但三个航天员确实在天上呆足了9天。那么看来他们最早可以在8、9月份就完成载人登月。”

钱学森:“所以美国现在还有一丝希望,希望我们的登月火箭发射有一次失败或者不完全成功,他们还能抢回来领先的位置。”

……

“月船入轨成功,泊入绕月轨道。”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