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天起就正式成立了。”
中国社科院的成立大会,社科院院长郭沫若先致辞。
“中国科学院的哲学社会科学部,整体从中科院剥离出来,转入社科院。但是,社科院不能说就是原中科院的哲学社会科学部。”
“哲学社会科学部在社科院重新划分为两个学部:文哲学部和历史学部。除此之外,社科院还包括经济学部、社会政法学部和国际研究学部。”
“国际研究学部从筹建时起,就受到外交部、总参的关注和支持,国际研究的人才也是从这两个部门引入了很多。现在的国际研究学部下设七个中心:北美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南亚研究中心、亚太研究中心、西亚北非研究中心、拉美及加勒比海研究中心、非洲研究中心。”
“社会科学其实也和自然科学一样,可以给某一个门类的学科划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哲学、历史、文化等,可以算是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而国际研究学部,就是社会科学的应用研究。”
“国际研究就是要把国外的某一片地区、某一些国家,里里外外研究透了。从它的历史到现在,再到未来;它的政治体制、社会制度、军事制度全部理清楚;它顶层的权力分配、中层的官僚或者实力派别、底层的社会状态;它的经济如何运行、财政收入来源如何、国内的财阀和垄断集团是什么、国内金融和商品流动怎么运转的,等等等等,只要外交和军事部门有这个需求,我们就要把它搞清楚。”
“国际研究也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研究一个国家当然不能只是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还要从理工科的角度。这个国家的地理条件如何?自然资源都有什么,多还是少?气候如何?农业发展情况如何?工业领域,这个国家工业化进程到了什么地步,有哪些优势产业?未来这个国家的产业发展会是什么趋势?”
“所以,在国际研究学部,我们不但要精通文史哲的研究人员,还要有精通理工农医的研究人员。当然,其中最不能缺少的,是精通各种外国语言的人。”
……
“国际研究不是风花雪月,而是对国家政策方针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研究。”
因为总参的开源情报研究中心并没有公开,社会科学院今后与总参的业务联络也是用代号表示部门,因此唐华就不说开源情报研究中心的事情,而是泛泛而谈。
“国际研究不但要各个学科的人才,还要使用很多非常规的工具。比如研究人员要到国外旅行和考察,当然这需要在身份隐藏的状态;对一个国家的研究要很多资料,这些资料不一定是书籍,还包括其他各种各样的信息媒介。甚至你们在进行外国研究的时候,还要动用卫星卫。”
“这些新方法和新工具,是可以改变国际研究的工作方式的,它今后会发展成为一种智库,为社会或者为某些部门专门提供信息参考的机构。”
唐华:“其实,不但国际研究学部是这样,其他的学部,在社科院的架构内,都会发生变革,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比如历史学部,过去都处在‘自己找事做’的状态,每个学部委员或者研究所、研究中心,都只是依据自己的专长或者单位的专长,去做一些历史类的研究。历史学部有没有也可能开始搞一个大的、长期的、需要多部协作的项目呢?”
唐华顿了一下,说道:“我觉得,夏、商、周断代,就有潜力成为这样的一个巨大历史学工程。”
郭沫若:……
徐中舒:……
呂振羽:……
翦伯赞:“这是……一个年代学的研究项目?”
唐华:“它的成果算是一个年代学的成果,但要完成夏商周的断代,大家也都知道,困难会非常的大,所以这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系统工程。”
……
“按工程项目执行的老规矩,我们可以把夏商周断代分成第一期、第二期和第三期工程,一期工程是难度稍低的、工作量稍小的,一步一步地来。”
郭沫若:“这样工作就有条理一些,大家觉得一期工程应该是什么呢?”
徐中舒:“从易到难的话,那当然是年代从近到远了,也就是解决国人暴动之前的西周历史纪年。”
“那我们就把武王伐纣的时间给确定下来,这样商周就有明确纪年的分界了。”
“明代黄道周的考证说,武王伐纣是在戊子岁,也就是公元前1053年。”
“不不不,何炳棣认为《古本竹书纪年》伐纣是公元前1027年最为可信。”
“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