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3章,宇宙不是三维的,是十一维的!

纽约市公立图书馆。

“保罗先生,保罗先生?这里!”

“这就来了,史密斯太太。”

10秒钟之后,保罗 华盛顿推着一辆装了大半车书的手推车走到史密斯太太的工位。史密斯把读者刚还回来的几本书递过去,保罗把书熟练地分放到手推车上的不同位置,看小车快装满了,就快步将车推向升降机室。

只用了两三分钟,保罗就把手推车上的书分门别类送入书库,又回到工作厅,守候在8名还书登记员的旁边。

“保罗,您工作起来非常熟练,”史密斯太太说,“一点都不像是刚入职一个月的实习生。”

“我当图书管理员之前,是一名邮差,”保罗笑了,露出一口白牙,“两种工作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把一车的印刷品搬来搬去,而且要根据它上面的信息来分门别类。”

“邮差?你上个月以前在纽约市邮局工作?”史密斯太太又问,“该不会是参与了罢工,所以被……的?”

保罗:“说到参与,纽约市邮局的每个人都参与了。只是有些人是工人领袖,而我这样的人只是因为大伙儿都罢工了,所以也跟着参与。生活就是这样,不管你愿不愿意,有一些糟糕的事情总会落到你的头上。”

“我还以为罢工结束之后邮局的裁员是针对罢工积极分子的报复呢。”史密斯太太说。

保罗:“罢工领袖不但被开除,还被送上了法庭。而我只是因为从事的是邮件分拣的工作,这个岗位有了计算机,不再需要那么多人,所以我就被解雇了。”

……

在纽约的17个邮局,邮筒里收上来的信件码放在一起,“哗哗”地进入分拣机,90%的信件被识别并完成分拣,剩下大约一成的采用异型信封的、没填邮政编码的、邮政编码太过潦草没识别出来的,这才需要人工介入,或是手工分拣,或者退回原发地。

纽约市的邮政系统现已全面采用计算机识别分拣系统,不但所需的雇员数大大减少,信件分拣配送的速度、准确率还都提高了不少。

之前纽约市邮局在犹豫要不要花那么多钱升级计算机设备,罢工一起来,在政客的压迫下邮局没有时间考虑,立即进行分拣系统的更新。当设备到位之后,纽约市邮局对此的评价就两个字:真香。

30年代各国邮政就出现了邮政编码,不过在那个时候,这一串数字是方便信件分拣员人肉识别分拣的:认数字总比认一行行的花体英文方便。

要让计算机扫描并识别出来数字,这就涉及到基本的计算机模式识别科学。

但识别数字的需求非常强烈:至少在邮政系统和交通管理系统对数字识别都有“刚性需求”。于是,数字识别就和同样刚需强烈的指纹识别一样,成为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图形识别最先步入实用化的两个分支技术。

“邮政部昨天表示,三年之内,全美都要普及计算机识别分拣系统。纽约是第一家,后面还有更多的。”

德文森署长对分拣机的售后服务经理莫尔顿说。

莫尔顿是中方在纽约建立的分拣系统售后服务网络的经理,当然,这个售后服务部从经理到工作人员,都是在美国当地雇佣的。

莫尔顿:“我已经从总部得到消息了。几个月之后,我可能就会成为售后网络的总经理,那时候纽约市的售后经理可能就是萨尔斯,昨天我们见面是在场的那位小伙子。”

德文森:“中国又一次谴责美国政府对工人运动的镇压,这可真是危险。”

“我甚至都吓出了一声冷汗,”莫尔顿说道,“还好我听了两遍中方的声明,没有发现关于禁售分拣系统的内容,这说明我们之间的合作还是会持续的。”

……

下午5点,图书馆下班。

“我走了,再见,史密斯太太。”

保罗把手推车清空放回存放处,换下工作服离开图书馆。

纽约的街头灯火阑珊,保罗 华盛顿默默地步行了两公里,拐进小街道,在一家廉价感十足的咖啡厅门前停下了脚步。

“嘿,‘黑华盛顿’。”

一名白人男子向保罗 华盛顿招手。

“嘿,富兰克林斯基。”

摩尔 富兰克林是白俄移民的第三代,他小时候由母亲(第二代白俄移民)带大,说起话来还经常像正宗俄国人那样抖舌头。祖上被布尔什维克剥夺财产、赶出俄罗斯并没有影响到富兰克林的世界观,甚至他现在与朋友闲谈,还时不时飙几句马列。

两人前后脚到的咖啡厅,各自拿起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