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的核政策,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威胁使用核武器,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器拥有国是美国,如果我们和美国发生战争,核武器就是一个必然要考虑的选项。”
“就算在常规武装力量领域,也不能忽略核武库在后头的支撑作用。大家想想,美国第七舰队有两艘航空母舰,在第七舰队后头,东太平洋还有6艘航母。但我们的巡洋舰驱逐舰现在可以撒着欢儿在南洋跑来跑去,为什么美国不敢动手,不敢拦截或者封锁?还不是因为我们后头有300多枚能打到美国的核弹头嘛。”
1969年度的核工业会议上,唐华从66年的印尼说起,最后回到了核武器的发展上。
“现在我们的战略核弹头每年生产42枚,装填6枚导弹,这个生产速度不增加了,但不是因为我们的核武器就只需要这个建设速度,而是陆基固定发射井的弹道导弹我们只需要这个规模。”
“陆基的核导弹,我们即将做出来的是公路机动导弹系统。一方面,导弹研究单位终于设计出了重30多吨、射程12000公里的洲际导弹;另一方面,重型车辆研究单位终于设计出了能拉着30多吨的导弹到处跑、还能有抗冲击防护系统的导弹发射车。”
“这几年,导弹和重型车辆的研制单位都不容易,希望到1973或者1974年,我们的陆基洲际导弹机动发射系统可以达到可服役状态。”
“陆基之外是海基。从明年起,核工业要给第二艘弹道导弹核潜艇生产潜射导弹的核弹头,船舶工业系统的打算是两年造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那就意味着1970到1975年,每年需要生产8枚海基核弹头。一代改型艇计划建造3艘,之后是二代艇,你们要准备从1976年起,每年生产24枚海基核弹头。”
邓稼先:“就是说,二代艇终于可以上分导式多弹头了?”
唐华:“对,三枚子弹头,射程9000到1万公里。二代艇之后是三代艇,到量产三代艇的时候,每年核工业系统可能就得准备56枚核弹头了。”
“那海基核弹头以后会比陆基的还要多。”
唐华:“核潜艇在水下潜航,而且处在不断的运动当中,生存能力比陆基固定发射井强得多。……甚至第三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成熟以后,我们可能会考虑停产陆基固定发射井式弹道导弹,因为存量的八百到一千枚井射核弹头差不多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