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棋手’奖的目的。”
……
“天河-4号把天河-3架构最后一丝潜力都压榨出来了,160亿次/秒几乎算是这种架构超算的巅峰,下一代的超算……我们可能又要回到tc系列的路子。当然,只是借鉴了一些tc50到tc54超算的概念,实际上它当然还是集成电路组成的。”
在上海微电子大厦,唐华看见超算小组的十几个人大部分成了年轻面孔,他们小组现在的骨干是30出头的这一批人,二十五六的也有不少。
“这是一台计算机,可以算是……16核的个人计算机。”唐华面前摆了一台计算机的机箱,外盖还没盖上,能看见里面整整齐齐,插着8把“菜刀”。
每把菜刀其实是一块印刷电路板,上面有两个个人计算机的xs471 cpu,8块电路板就是16个cpu。
“其实现在xs471在25兆赫的运行频率下,运算能力就达到了1200万次/秒,毕竟芯片技术的迭代速度是明摆着的,这里面的27万个晶体管也不是吃素的,”唐华说,“那么16个xs471处理器加起来是1.92亿次/秒,这是理论值,实际没有这么高,实测是在1.5到1.6亿次左右。但如果对整个系统进行超频,那运算速度就会随着频率提升整体上涨。”
“那如果连接的不是16个,而是160个,不,1600个,那就达到天河-4的运算速度了!”超算副组长成为汪说道。
唐华:“个人计算机的处理器发展了10来年,已经从当年的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了。不过你们下一步的工作不是用xs471搭建超算,而是用下一代。而且现在的想法是,xs571要分成两个版本,xs571,这是个人计算机普用版;xs571 pro,这是高性能版。”
成为汪:“xs571的运算速度能达到多少?”
“单核5000万次每秒,xs571 pro可能还会更高,因为它的工作频率可能达到普用版的1.5到两倍。当然,xs571 pro的内部结构有97%以上是和xs571相同的,也从同一条流水线生产出来。”唐华说。
谭浩强:“这种超算的优点……应该是超级便宜吧?”
唐华:“没错,天河系列虽然设计组很精简,但在设计组的后面有十几个工厂给你们提供分立芯片、高频发生器、专用电路板,甚至导线和光纤也是专用的,组装分立运算单元另外还要一个组装厂。新架构的超算只需要制造这种模块化的‘菜刀’板。就比如现在这台样机,1.5亿次每秒的运算速度,造价大概是4万2千元,以后xs471的价格下来了可能只要三万元。”
成为汪:“那我们现在先用xs471练手,搭建有更多cpu的机器,等过一两年,xs571 pro投产之后,用xs571 pro搭建天河-5号。”
唐华:“这样,从下一代起,你们换一个新的名字作为这个系列计算机的代号,就叫‘星海’吧。第一代‘星海’就先用6000颗cpu好了,你们可以先拿几千颗xs471练手。”
……
“本台记者从国家航天部门了解到,长征-15/n-3运载火箭的第六次发射将于6月20日左右择机进行。此次发射将搭载‘月船六号’登月火箭及3名航天员,在月球澄海区域着域陆,这将是人类第一次登陆地球以外的宇宙星体。”
“执行此次登月任务的航天员组由中苏两国共同组成,指令长为苏联航天员弗拉基米尔 沙塔洛夫,副指令长为中国航天员方国俊,支援工程师为苏联航天员阿列克谢 叶利谢耶夫。在进入月球轨道后,月船六号释放登月舱,沙塔洛夫和方国俊执行登陆月球的任务。”
工程院bbs的“登月竞赛”版,进版画面变成了一行倒计时:
“距离中苏载人登月飞船发射还有【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