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南极科考的冰火洗礼(5)

连接测风仪的计数器,看到的数字是47.2米/秒,远超12级风的风速。

还有几位队员也醒了,知道外面在刮强风之后,有的队员着急起来,说昨天搭起来的设备会不会塌?还有一名队员说,哎呀不好,我们组昨晚收工的时候一些工具是丢在地上的,被风刮跑了可就糟了。

我立即制止要开门去捡回工具的那名队员,47.2的风速,他要是推门出去,马上就飞上天了。他出事不要紧,一推开门这全宿舍舱的同志可都要遭殃了。

“同志们,我们的宿舍舱、设备舱、储备库都是按照抗90米/秒风速的要求设计的,只要你们在安装的时候按部就班,就不会有问题。大家呆在宿舍舱别动,等风过去,丢在地上的工具就算了,下次注意遵守规程,收工前把工具收好,这一次犯不上为了几件工具把自己的命搭上。”

我这话刚说完,窗外就飞过一把铁锹,在大风中,几斤重的铁锹就像根鹅毛一样飘飞起来,然后“当”地一声,被风吹到柴油储存区,拍在二号储油罐身上。这“当”声入耳,我的心都紧揪了一下。

“小张!”我说,“你们组四个人,明天一人交一份检讨!”

这不是丢失几把铁锹镐头的问题,而是会砸坏其他设备。还好铁锹拍在了储油的大铁罐上,如果是拍在长波天线或者测风仪、大气检测仪上,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

从我醒来时起,科考站区域的风速就没低于过40米/秒,最高的时候49.7,最低也有41左右。早上六点钟其他的同志陆续醒来,大家都被封在宿舍舱不能出去,都三三两两地从窗户向外看,生怕科考站的大型设备有什么闪失。

但总的来说有惊无险,二号储油罐可能被铁锹砸出了一个白印,但储油罐都是很厚的钢板,而且是双层结构,应该不会有事。

刚建起来的柴油机房甚至在过去的一个夜晚一直在正常运转,蓄电池舱也没有问题。

把周围宿舍舱所能看见的设备目视检查了一遍,似乎全部的损失是4把铁锹2把镐头。不过这是科考站的损失,在海湾里锚泊的两艘科考船,他们的麻烦比我们大。

“今天凌晨,‘终南’号和‘大北’号都跑锚了,‘大北’号被吹出去四条锚链的距离,情况非常危险。我们正在启动主机归位,重新下锚,今天的运输艇输送任务,可能不得不取消了!”

1月5日中午,老方在“终南”号上用对讲机向我报告。

今天运输艇当然是不能工作了,超12级的风速,小艇一出航就会被风吹翻。

这就看出我前一个月突击运送物资上岸的必要性了,12月的风力明显比1月小,而我们从12月4日到1月4日,已经向岸上摆渡运输了2200吨物资,完成度70%。我又算了一下,现在容许科考船的物资摆渡工作暂停两三天,三五天也不要紧,反正最后总能完成任务。

1月6日,我前一天在纸上重新计算调整的物资运输计划又不能用了。

6日午后一点多,风速有一个短暂的下降,科考站测得的数字是32米/秒,“终南”号上测得的数字是28.3米/秒,10到11级的样子。直升机起飞当然是没戏,但勉强达到了运输艇出航的标准,老方决定恢复运输艇摆渡。

结果呢,运输艇放到海里,刚往前航行200多米,一股妖风刮来,登陆艇虽然竭力控制航向,但还是失控了,硬是被风吹得后退200多米,回到了下锚的“终南”号附近,然后重重地撞向“终南”号的船头,翻了。

“风速这么大,为什么还要放运输艇?”我很生气,在岸上问老方。

“登陆艇允许的最差海况是10级,28.3米/秒的风速勉强算是10级风的天花板……”老方说。

“10级风24.5到28.4,你测得的是28.3,实际上我在岸上测的数字是32,很危险,稍有误差或者风力突变就出事,以后不能再这么彪了,”我说,“落水的同志找到了吗?”

老方:“两名同志都找回来了,两人可能都感冒了,其中一个左臂还有砸伤,但应该没有生命危险。”

人员没事,但损失了1艘运输艇、500公斤食物、两套房子的预制件、一卷地面硬化钢板。运输艇还剩两艘,食物和房屋预制件也有备份,但沉船还是太危险了。从这件事之后,我阻止了老方的冒险,规定以后运输艇必须等到风速降低到25米/秒以下的时候才能出来。

这一等就是好几天。6、7、8号都是10级以上的大风,9号又一次出现超12的强风,峰值达到48.3米/秒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