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规划的新一代095型攻击型做部分艇上系统的试验评测。
70年代中期,中国核潜艇乃至整个船舶工业的技术水平在迅速提升,大量新技术和新工艺逐渐开始实用化,093b获得了很多可用的新技术,其中包括:
艇体耐压壳的高强度钢材更新,设计潜深从300米提升到450米,极限潜深从400米提升到600米;
原先简单的声诱饵释放装置更新为多点声源假目标系统;
533毫米鱼雷发射管的武器携带量增加,从12+6枚提升到18+6枚;
12单元导弹垂直发射装置更换为2具圆形的7单元“通用导弹发射模块”,这是095型攻击型核潜艇和096型巡航导弹核潜艇上采用的标准导弹发射系统;
增添安装在艇体侧壁的大面积声呐阵列,与球首声呐相比它的侦听范围大幅度增加;与拖曳式声呐相比它随时可开机使用,不像拖曳式声呐那样需潜艇降速保持直线航行才能释放。
五、095型攻击型核潜艇(6艘)
410艇,1980年2月1日服役
411艇,1981年4月26日服役
412艇,1982年3月1日服役
413艇,1983年4月10日服役
414艇,1984年5月1日服役
415艇,1985年3月23日服役
采用多项新技术后,093b型的综合作战能力已达到了70年代末期的国际顶尖水平,但中国并不打算批量建造093b,而是直接跳到新一代的095型。
095型采用了中国的第三代潜艇反应堆,输出轴功率从093b的18000马力跃升至30000马力,因此尽管095型水下排水量高达8600吨,但其最高航速仍然达到了30节以上(中国官方公布数字,实际航速应在31~32节)。不但功率大幅度增加,第三代反应堆的自然循环能力也有所增强,潜艇的不开泵安静航速从10节提升到16节。
艇载武器和设备方面与093b型保持一致。
095型潜艇在服役后被大量部署到勘察加半岛,美军的侦察卫星、侦察机最多的一次曾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同时拍摄到4艘停靠码头的095型核潜艇,它也是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北太平洋中美核潜艇角逐的常见角色。
六、095a型攻击型核潜艇(6艘)
416艇,1987年4月26日服役
417艇,1988年4月26日服役
418艇,1989年4月26日服役
419艇,1990年4月26日服役
420艇,1991年4月26日服役
421艇,1992年4月26日服役
095a型核潜艇与095型相比,主要的外观特征是首水平舵从围壳移到艇体前部,并做成了可收放式,方便在冰区上浮以及进出港避碰。
在内部设备方面,095a型核潜艇有一个颇大的提升,那就是在左右各安装了3具轻型反鱼雷鱼雷发射装置,这使它成为世界上第一种装备反鱼雷鱼雷的潜艇。
另有一个小花絮,095a型的成军服役时间清一色的在每年中国海军节,据称这是“江core的强迫症”。
七、095b型攻击型核潜艇(14艘)
该型艇舷号422~435,服役时间为1994年~2000年。
从1994年开始服役的095b型核潜艇建造速度从每年1艘提升为每年2艘,而此时正好赶上美国经济出问题陷入长期衰退。但上溯该项目的启动时间应是1990年前后,这证明那时候的中-共领导层就预见到了约五年后美国内部出问题,甚至可能预见到了10年后美国的内乱。
095b型在反应堆方面做出了较大改进,再次降低了其噪声幅度,实际已对同时期美国服役的“海狼”级构成了很明显的优势。不仅如此,095b型的第三代改进型反应堆的核燃料首次采用90%以上的高丰度铀235,反应堆寿命高达30年以上,与核潜艇本身的服役寿命相当,这意味着095b型在整个服役期间不需要入厂拆堆换料。相比之下,093b到095a在服役期内要更换一次核燃料,091到093a要更换两次。
八、097型攻击型核潜艇(10艘)
该型艇舷号436~445,其中2000年服役1艘、2001和2002年各服役2艘,余下的5艘建造速度骤降至70年代初期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