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上海一战,西方世界还有所疑惑的话,占领青岛就成了实锤。
一个新的势力崛起在东方,对日本这个地区小强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那些曾经的传闻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莫斯科红场,周末的日子,无数的年青男女来到这里在列宁墓前,用浪漫而红色的语言,宣告自己的爱情。
任弼时不是第一次走近这里了,却从来没有真正留意过它的景色,祖国多灾多难,让他感觉每一分钟都是浪费,如果不用在工作上的话。
克里姆林宫的尖顶是这个红色帝国的最高权力的象征,他一步步走近,步履平稳,内心却是激动无比。
想想一个人怀揣所有人都不知道的秘密,一憋几个月,就知道有多辛苦了。
终于到了公之于众的时候,就是他现在的心情。
“布林斯基同志,钢铁同志在等你。”
小个子贝利亚亲自将他迎进去,任弼时有些不自在,因为此人现在掌管着内务人民委员会部这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国家利器。
“欢迎,我们的华夏同志。”
大胡子钢铁同志伸开双手,给了他一个俄国式的拥抱。
“钢铁同志,请原谅,我们到现在才得到真相。”
“是吗?”
钢铁同志笑意盎然,任弼时装作听不懂,一语双关地说道。
“当然,验证是需要时间的。”
“对,说得很对,但愿还不算太迟。”
任弼时有些意外,这间屋子里只有钢铁和他两人,就连贝利亚都无缘在场。
他将带来的文件交到对方手上,屋子里鸦雀无声,只有时不时传来的翻页声,那支从不离手的玉米烟斗也放到了桌子上,任凭它慢慢燃烬。
任弼时很耐心地等待着,钢铁同志在看完文件后,并没有马上发问,而是拿起烟斗,慢慢地在屋子里踱步,来来回回走了十几圈,突然站在他的面前,直愣愣地问道。
“你们和这个新势力是什么关系?”
“他们目前愿意接受我们领导。”
任弼时早有准备,中央为此次见面做了多方预演,果然第一个问题就在预料之中。
这个回答相当有技巧性,既没有表现出过早地有过接触,又巧妙地暗示了双方的关系,在钢铁同志听来,就像是延安一直在争取与对方的合作,只是最近才达成了共识一般。
毕竟,就在当前,莫斯科的外交代表团就有三拨,一拨英法,一拨波兰,一拨德国人,苏联自己都在接受多方拉拢,何况是一支新势力。
紧接着,钢铁同志问出了第二个问题,也是今天的最后一个。
“你们需要多久干掉日本人?”
任弼时毫不犹豫地回答。
“他们已经完了。”
一个小时后,任弼时走出克里姆林宫,这次会面结束得很快,也没有哪怕在口头上达成任何协议,但是他知道,苏华两党之间的新关系开始了。
2个小时后,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将日本驻东京大使东乡茂德召来,向他递交了一份外交文件。
“鉴于贵方在满蒙边界挑起的战争行为,基于我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签订的《互助条例》,我奉命向你宣布,贵我两国已处于战争状态,从即日起!”
东乡茂德双手颤抖个不停,似乎这几页纸有千钧之重。
“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李维诺夫冷冷地说道:“贵使可以回去收拾行装了,我们会依国际惯例,给予贵方72小时撤离所有的外交人员,当然,我方也会进行相应的撤离。”
“李维诺夫先生,李维诺夫先生!”
东乡茂德被人搀扶出的门,又是一路跌跌撞撞回的使馆,苏联人显然没有隐瞒的心思,不到十分钟,这个消息就被西方的外交官得到。
举世大哗。
尽管苏联一直不遗余力地支持重庆政府,甚至派出了援华志愿飞行队直接参战,但是在表面上,双方并没有撕破脸,为了避免两面受敌,苏方在接连受到日军挑衅后,只进行了有限的还击,也并没有表现得咄咄逼人,甚至有几分委屈求全的意思,这才造成了日本人的错觉,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边境上挑起事端。
哈桑湖事件(张鼓峰)解决才过去多久?日本关东军又在哈喇哈河(诺门坎)一带挑起新的争端,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但即使这样,也没有人认为莫斯科真会与东京撕破脸,了不起双方打一仗,再来一场和谈罢了。
没想到,这一次所有人都猜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