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利益满足小胡子的胃口,直到德国变成一个庞然大物。
如今莫斯科谈判成为外交努力最后的希望,可是波兰坚持不开放边界,让苏军进入他们的国土协防,让谈判陷入了僵局,对此,英国人有着矛盾的心理,既不希望战争重新打响,又寄希望于德国人通过波兰的国土与苏俄接壤,以小胡子坚决的反_共立场,或许能将德国的战争机器引向东方,这种软弱无力又自相矛盾的态度,让里宾特洛甫(德国外长)游刃有余,越来越接近达成最终结果。
书房里的几个人都有些无奈,张伯伦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强硬派议员温斯顿.丘吉尔在议会的抨击口吻越来越激烈,就差指着鼻子骂他是个卖国贼了,反对派工党领袖艾德礼也在不遗余力地反对任何增加军费的提案,复杂的议会斗争牵扯了他大量的精力,让他心力交瘁,寿命以肉眼可见了的速度迅速缩减。
“首相阁下,莫斯科的紧急电报。”
四人同时转头,看着他的秘书匆匆敲门进来,将一份电报送到他的手边。
张伯伦就着台灯一看,嘴里发出一声不可思议的轻呼。
“啊!”
三人以为发生了什么事,顾不得绅士风度,都凑上来,四个脑袋挤在台灯下,结果发现电报上只有区区几个字。
苏俄已对日宣战
“天哪,这怎么可能?”
“日本人不是说只是一场边界纠纷吗?”
“如果是这样,那远东?”
远东的印度、缅甸、马来亚等地,是目前大英帝国最重要的海外殖民地,特别是被誉为国王王冠明珠之称的印度。
谁都知道,日本陷入华夏那个大泥谭已经八年之久,虽然战果丰盛,却也牵制了他们大多数的兵力,如果再同时与苏联开战,显而易见的结果就是无力南下了。
张伯伦在脑子里思考这个事件的影响,斟酌着说道。
“想必法国也得到了同样的消息,我想尽快与达拉第总理通话。”
哈利法克斯伯爵马上起身:“我去安排,预计需要半小时。”
“没关系,9个月都等了,不多半个钟头。”
无论如何,这毕竟是个有利的消息,张伯伦很轻松,伯爵出去之后,他提议开一瓶威士忌,提神兼庆祝,没想到,刚把三个杯子倒上,伯爵又转身回来,身后跟着一位爱尔兰人。
“首相阁下,我奉罗斯福总统的指令,有紧急事件与您相商,单独。”
美国驻伦敦大使老约瑟夫 帕特里克 肯尼迪(joseph patrick “joe“ kennedy, sr.)摘下礼帽,优雅地施了一个半胸礼。
11938 年 9 月,帝国防务会议代表伊斯梅将军(ismay)给内阁的信中认为,英法空军目前处于劣势,但推迟战争 6 到 12 个月将使皇家空军有时间获得能对抗德国空军的实力,这是击败希特勒的唯一机会。这一意见影响了张伯伦的决定
当张伯伦亲自询问法国总理达拉第,英法联手是否一定能取胜时,达拉第的回答是「我不相信」。 最终,张伯伦只得无奈而半信半疑的接受了《慕尼黑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