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年生,老文!”
“陈主任,王旅长。”
原718团团长,现警备8团团长文年生向他们二人敬礼。
王震好不容易才把他认出来,原因很简单,站在他前面的根本不像一个八路军战士。
土黄色的荒漠迷彩、qgf-02芳纶纤维材料步兵盔、脚上蹬着一双草绿色胶鞋、腰间宽大的牛皮带扎着不反光的金属扣,一把小巧的(相比盒子炮而言)54指挥人员佩枪系在上面。
再一看后到的团政委帅荣,也是一样的穿着。
不光是他们俩,从门口的哨兵到正在操练的战士,全部都是一样的装束,如果不是陈伯钧陪着,出来迎接的又是老战友,他是不敢相信的。
“咱们换装了?”
“警备团换装了,你的部队是下一批。”
王震摸摸文年生身上的军装,又看看自己的满是补丁的灰色土布军服,一拳擂到他的胸口上。
“好家伙,还有什么,都拉出来溜溜,让俺老王开开眼界。”
这一喊不要紧,接下来,王震发现自己的眼睛已经不够用了。
为了给保卫党中央的留守兵团换装,海南把压仓底的库存都给拿出来了,与预备役师完全相同的作训服和作战服,一人两套,从内衣到袜子一应俱全。
按王旅到达后的数量,15000支年份比较新的神枪81杠,3000支81轻机枪,3000支79/85式狙击步枪,排级的63式60毫米迫击炮、连级的76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营级的87式82毫米迫击炮、前卫-2肩扛式防空导弹、团级的120毫米迫击炮、105毫米无后坐力炮、1吨半重的87式双联装25毫米高射炮、3吨出头的旅级pl96式122牵引式榴弹炮
虽然最后那个很大的家伙限于重量和规格只运来了6门,但已经足够让王震王司令员震撼不已了。
这么粗这么长的炮管子,摸着心里就舒坦,更不必提,那些大大小小的火炮,王震走走看看摸摸,心里头像是着了一团火。
“这都是咱们的?”
“都放你眼巴前了,还能有假?”
在文年生和帅荣的陪同下,王震仔细检查了警备第8团的训练到内务,上手试了试这种名为81-1的自动步枪,马上就爱上了他。
“太好了,快慢机调节,可近可远,不用拉大拴,还能打出机关枪的威力,有了它,小鬼子算个俅!”
陈伯钧提醒他:“现在留守兵团的战士忙于换装,步枪还好说一点,虽然结构不一样,但有训练手册学着,上级派来的教员教着,人人都在勤学苦练,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新式装备,现在最怕敌人不给我们时间啊,你知道吗,中央为了拖延敌人的进攻时间,不惜暴露了一条内线,否则,哼,他们已经渡河了。”
王震这才看到,炮兵训练场上,一群人正在忙忙碌碌,旁边还停着好几辆他坐来的那种四轮车。
“高炮与平射炮的区别在哪呢?”
预备役师高炮一团团长史更新中校是这次赴延安军事代表团的一员,负责炮兵的训练,无论是高炮还是普炮都归他管,当然他的专业更接近于高炮,起码技术含量就要高一些。
其实上,由于专业性过强,所学的知识要求很高,普遍识字率不高的战士是很难听懂,他一方面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讲解,一方面还要有针对性地向他们传授必要的专业知识。
“一个打飞机,一个打地上的东西。”
一名战士举手答道,他面露微笑:“有道理,但还不全面。”
“咱们这高炮啊,上能打飞机,下能打炮楼,打坦克,打步兵,这天上地下呀,就没它不能打的。”
“这么好?史教员,俺看它这炮管子不粗啊。”
史更新又笑了:“对,它的确不粗,可它长啊,你想啊,大炮管子粗,炮弹是不是就得重?这一重你上弹就得慢下来不是?咱们这25高炮呢,是用弹链供弹的,一个弹箱能装40发的弹链,咱们打40发的功夫,大炮能打几发呀?”
他伸出一根手指:“1发。”
“啪啪啪”
战士们纷纷鼓掌,史更新听到身后同样有掌声响起,回头一看。
“王王旅长!”
他一激动差点就喊错了,好在及时刹住了车,王震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不认识。
“你认识我?”
“听中央领导介绍过。”
原来如此,王震上前摸着长长的双联装炮管子,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