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种的上岗要求,企业内部还会开展职业进阶培训,让那些有志于提高的工人有一个晋升的路径,将来,他们会是国家石化工业的种子,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华夏西北部,以此带动广大人民群众走上致富的道路,而不是死靠着那点水土刨食。”
主席听得很认真,问得也很仔细:“我听说这个石化,对环境有很大影响。”
石新睿毫不隐瞒:“对,石化工业是重污染行业,在后世,需要环保部门的评估才能上马,有时候啊,就算拿到了环评,市民也会反对,让工程无法上马。”
“人民的国土,应该让人民做主,这个好,我们这个延长石油厂,也是通过了人民的允许的,不过我看了你们的宣传画,厂区环境很漂亮嘛,不像是有污染的样子。”
石新睿解释道:“石化工业的污染主要是对水资源和大气环境,比如说,变色的水和刺激性的气体,简单说就是难闻。”
“那样啊,我想边区人民是可以克服的,至少比起安源煤矿要好得多,矿井的空气,不是难闻那么简单,会要命的。”
主席感概了一句:“或许到了80年后,人们生活富裕了,对环境有更高的要求,但是在这个年代啊,活下去都是一个奢望,你看到了,我们的农民,过得有多苦,石同志啊,把这个工厂建起来,带动几十万百姓生活无忧,就是功德无量的事,别的问题,以后再想办法解决吧。”
石新睿激动地表示:“我们一定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
1单位为法币
2党政机关普遍拿津帖,同时期主席的津帖是领导干部中的最高一级,一个月5块。
3数据来源:《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一编《总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版第9页。
第二百三十九章大生产运动(三)
刘玉厚发现,自己不但当了工人,而且还参了军。
原来体检合格只是有了申请的资格了,能不能成为石油工人,还要经过多道手续,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入伍关。
“额叫米志高,延长人,认得额的乡亲都知道,已经入伍两年多咧,部队抽调额来这里,做啥咧,带你们学文化学知识学打仗。”
20岁的米志高是警备团的一名排长,当兵当得好好的,眼看又要换装,没成想一纸调令来到了家乡,成为一名石化兵。
啥叫石化?
不俅懂,只知道那玩艺来钱咧,延长人都知道,地下的黑石油来钱,土法蒸馏就能得到煤油,煤油可是好东西啊,有钱都买不到的贵价货,一斤煤油在1923年卖到了大洋3角,也就是说,一个大洋只能买三斤煤油,汽油更贵,到了全国大部分沿海地区沦陷的1939年,已经成了有价无货的样子货。1
刘玉厚等农民就算不懂石油炼化,知道它能产出个啥就够了。
既然是生产这么贵的东西,那要入伍就可以理解了,不拿起枪,怎么保卫?
延长石化师从一个空架子到填满只用了十天,到五月底六月初,近三万名通过体检合格的农民得到了入伍资格,经过动员,最后实在不愿意参军的人数只有百十来人,大都为家中独子,组织上自然不会勉强。
近三万人的准石油工人,加上从部队抽调的战斗骨干,再加上海南派来的技术工人、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组成了新华夏第一支集建设、施工、保卫于一体的军事工程部队,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建设延长石化基地。
“当兵咧,不再是农民,有啥区别?部队上是有纪律的,啥时候起床,啥时候睡觉,都有规定,到了点就要执行,违反了纪律是要受到处罚的,啥,你有婆姨,天天腻歪那是不要想了,一周回去睡一天,把部队发的好东西带家去,给娃吃,让婆姨高兴高兴,让乡亲们眼馋,第二天啊,还得给我赶回来,不回来的人是啥。”
米志高用挥手来增加自己说话的气势:“逃兵!”
“吃得好还有肉,发这么好的衣裳,憋孙才当逃兵哩。”
刘玉厚听到旁边一个同伴的嘀咕声,他也是一样的想法,现在还没开始干活,已经是一天两干了,别小看这个,普通的地主家也未必能有天天两干吃的。
厚布工装,白毛巾,胶底鞋,不知道啥做的硬帽子,每一件都是亮晶晶崭崭新,让他舍不得上身,这日子就算拼命也值哩,傻瓜才想跑。
当然,有的想婆姨,不能天天睡一起,他不想,自家那口子刚生了第三个娃,正坐月子呢,挨一块儿也睡不成,还不如不见得好。
为了家里的三个娃,也得努力作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