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师7000官兵进入阵地,该番号多次设立又多次重建,最近的一次在37年底,由暂编第3师顶替了这个番号,成为果党中央军嫡系部队,目前隶属第25军,归第2游击区指挥。
与钟师一样,全师不设旅部,师直以下辖三个主力团,精简编制加强指挥。
师长唐云山出身黄埔一期,根正苗红,此前曾出任侍从室组长,堪称委座亲信,此次指挥出山指挥剿共,更是踌躇满志。
身材不高的副师长孙启人(黄埔三期)拿着一顶35年式德盔走过来,递到他的手上:“师座,还是戴上吧。”
这玩艺果府在与德国人交好的时候,一共进口了10多万顶,除去几个德械师消耗了几万顶,目前还有一部分库存,暂3师编成之后,第一任师长同为黄埔一期生的冷欣靠着他的面子从国防部军械局弄来了一批,使得第52师看上去更加精锐。
唐云山也没有拒绝,接过来脱下军帽换上钢盔,继续从掩蔽部的瞭望孔里往外看。
不知道为什么,共军的攻击异常顺利,前方第一道防线基本上没起到任何作用,第144师就把至关重要的章家渡给丢了。
而第二道防线上,同为川军的新7师也没好到哪里去,打着打着突然就崩溃了,两师一万多溃兵冲着他的阵地而来,如果不是他当机立断,以重机枪和迫击炮将之驱散,此时共军只怕已经衔尾冲进了他们的战线,到那时,他连打电话求援的机会都没有。
好在指挥部早有准备,在他的身后,第25军的另一部,第190师已经补上了他的侧翼,总算给他吃了一个定心丸。
宽大的掩蔽部里,各种电话的交谈声不绝于耳,特别是参谋长曹天戈(黄埔四期)那一口浓浓的浙江话。
“搞什么搞,杂牌就是杂牌,我怀疑,第50军已经被共匪完全渗透了,他郭勋褀说不定就是共”
唐云山一把摁住话机,打断了曹天戈的话。
“宣麾老弟,不利于团结的话就不要讲了,川军如何我们管不到的,让上头去撕扯吧,共军就要上来了,督促一下各团,做好战斗准备。”
“师座放心,已经进入阵地了,共军不来则已,只要从咱们这里过,一定让他们碰得头破血流。”
“恩,只要咱们的口子扎紧了,上官司令长官的部队就会围上来,区区万把人,插翅也难飞过江去。”
不得不说,这支嫡系部队的素质还是不错的,短短几个小时,阵地已经布置得似模似样,各种轻重火力点布置合理,战壕前后相连,散兵坑间隔有序,基本形成了比较坚固的防御阵地。
傅秋涛带着老一团轻松突破新7师的阵地,来到汀潭外围,观察了一阵,一边研究突破口,一边向敌军派出信使,一名被俘的新7师军需官。
“环形阵地,交叉火力点,布局合理,没有明显的弱点,除非我们有压倒性的炮火优势,不然很难打开缺口。”
这种名叫“无人机”的侦察手段已经被一支队的上上下下所接受,在攻击新7师的阵地时,就是利用空中的侦察,迅速找到了弱点,又加上川军内部我党情报人员的努力,才使得战斗异常轻松,基本上没有发生激烈的战斗。
然而这一次,几名指战员都有些挠头,我军一向最忌讳的就是攻坚战。
“能从侧翼绕过吗?”
“不行,你绕道,要留下多少人马来监视第52师,何况第190师已经赶来了,堵上了川军留下来的缺口,没有给咱们留下可乘之机。”
“这个第52师,中央军,不好打啊。”
“不好打也要打,后头的第32集团军更难对付,老三团的压力肯定不小,我们打得越快越坚决,大部队就越安全。”
议论声中。
“呯”
远处传来一声清脆的枪响,众人一齐转头,敌人的阵地上出现一个被捆住的身影,在枪声中缓缓倒下。
正是他们放回去的那名军需官。
没有任何侥幸了,傅秋涛毅然决然地说道:
“同志们,这次是生死之战,一团哪怕全体拼光,只要大部队得以通过,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