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百八十三章北圻起义

66岁的陈嘉庚是坐自家的轮船来的,3750吨级的“谦泰号”货轮由英国人制造,1917年因为一战的缘故被他以42万元买下,从事新加坡到西贡之间的两地贸易。

到了30年代经济危机,他名下的橡胶园大量破产出售,只有轮船公司还攥手里,用于抗战物资的运输,对于这条线十分熟悉。

这个年代的海上运输,没有卫星导航和地面导航的条件下,最安全的莫过于近海航行了,他们也不例外,从新加坡出发,沿半岛北上,经法印当局的安南沿岸到达西贡或是更北边的海防港,便可以进入北部湾。

由于常年走动,这条线上的关节已经打通了,一路可称得上通行无阻,他们挂着英国人的旗帜,有着合法的身份,法印当局也从不为难,但是陈嘉庚还是看出了一些不对的地方。

“原周,你觉不觉得,法国人有些如临大敌的味道?”

被他叫到的男子是“南侨总会”秘书,41岁的李铁民。1

“有点不对。”

李铁民也看出来了:“咱们的船一向免检,这次在入西贡港时足足检查了1个钟,对我华人,态度也有所不同,若不是手持英人护照,只怕还要留难也说不定。”

“难道,他们又要对华侨不利?”

陈嘉庚遣人打探了一番,原来,安南人在最近两个月不断地组织起事,特别是北圻(安南北部的旧称)已经处处烽火,现在北上海防港已经不安全了。

而当地华侨,被认为支持安南人的行动,深为法印当局所忌,“安南华侨抗日救国赈济总会”等组织被取缔,人员被抓捕,一些著名侨领受到迫害,普通华侨家庭也多有不幸,陈嘉庚忧心不已,当即让李铁民与西贡当局交涉,却收效甚微。

“我的同乡颜篆祜身为“救总”主席,已身陷囹圄,他的家人正在筹款相救,不过我听说法印当局这一次不收钱。”

不收钱的意思,陈嘉庚当然明白,那就是要来真的了。

“子俊先生有难,我是一定要救的,如果这里说不通,我们回新加坡,从英国人身上想想办法好了。”

安南布业协会主席颜子俊是南侨总会安南分会的主席,也是李铁民的同乡,更是陈嘉庚的好友,一听他有难,马上表示要出手相救。

只不过,李铁民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英法两个殖民政府谁也好不到哪里去,陈嘉庚是打算用自己的影响力让双方有个交涉的余地,以当地政府的效率,能不能成,多久能成都难说,不必急于一时。

“正事要紧,我们还是赶紧上路吧。”

“谦泰”号继续北上,几天后到达海防港,这里是援华物资输入国内的重要通道,通常先由海运卸在当地码头堆货场,再由滇越铁路运往国内,日本人发动海南岛战役,其中的一个目地就是为了切断这条运输线。

通过向法印当局施压。

地处北圻的海防港更加明显,他们不用下船都能感受到当地殖民者那种朝不保夕的困境,因为他们的船直到进港也没有受到检查,码头上一个大鼻子法国人都看不到,全都换成了安南人。

不一样的安南人。

港口还停着一些奇怪的船,船身修长,船艏尖税高翘,造型十分漂亮。

陈嘉庚注意到上面的旗帜,不是法国人的三色旗,而是红星金色五星,船上全是安南人,他们身穿统一的制服,手持一种短枪,比步枪要短得多。

这里一定发生了大事。

表明身份后,他们一行人马上被带上了码头,等待他们的竟然是个华人。

“陈先生,我是滕静夫,华共黨员,奉命在此迎接先生一行。”

“老朽陈嘉庚,这位是我的秘书李铁民,贵党要与法印当局开战么?”

滕静夫笑了笑:“我党不会干涉他国的解放运动,做为两党的联系人,我只关注安南华侨的命运。”

解放!

陈嘉庚与李铁民交换了一个眼神。

“安南人要起事?”

“他们已经起事了,就在昨天,这里的殖民地当局已经被赶跑,海防港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陈嘉庚马上问道:“那我们运到这里的援华物资呢?”

“目前,海防由安南人民军接管,所有的物资都在他们的掌握中,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清理,我向二位保证,一定妥善处理这批物资。”

“那就好。”

陈嘉庚松了一口气,这批物资数量极大,保存也不怎么得法,眼下脱离了法国人的视线,未必不是一条出路,显然与难缠又高

不想错过《海南1939》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