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
然而胜利之后呢?
陈嘉庚高兴之余,想得更多。
共产党请自己来,一定是为了解决南洋华侨的归属问题。
他试探着说道:“张代表,法印当局取缔抗日团体,抓捕爱国侨领,贵方可有良策?”
张浩明白,这种试探,一是诚意,二是实力,他看了一眼王胜,后者会意地说道。
“发生在法印殖民地的事情,我们知道,首先,我方愿意出面与之交涉,其次,我方愿意出动一切可能之手段,拯救被关押的爱国华侨。”
“那太好了。”
陈六使出声叫好,周献瑞听出了端倪。
“什么条件?”
王胜摇摇头:“没有条件,华侨支援国内抗战,从未提出什么条件,如今你们有难,祖国也理应支援。”
“那”
侨领们不解了,王胜缓缓说道。
“我们都知道,南洋华侨心目中的华夏政府在重庆,我们出面交涉,以何种名义?出兵又以何种口号?诸位想过吗。”
陈嘉庚目视张浩,郑重说道:“张代表,我们想听听贵党的建议。”
“其实,我党的主张一向是公开的,那就是支持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南洋华侨扎根千年,并不是外来者,这一点你们有没有想过?”
“民族独立?”
“对,各民族都有独立的权力,华侨也不例外,南洋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华侨辛勤的汗水,难道你们甘于做一个被统治者,从来没想到,自己也能建立一个自由的、独立的国家吗?”
众人张口结舌,张浩的话,就像平地卷起飓风,搅动起他们心里的波澜。
第二百九十二章分歧
华侨建国是件大事,1939年,东南亚华侨约为750万人,分布在法属印支殖民地、暹罗、英属缅甸、马来亚、新加坡、荷属东印度群岛、美属菲律宾等多个地区。
华侨有建国的意愿吗?
不能说没有,从18-9世纪的兰芳共和国失败的那一天开始,西方殖民者就对华人提高了警惕,一直在不断地打压华人团体的影响力,始志不渝要想要摧毁华人心目中的根,让他们改土著姓氏,与土著联姻就是其中的一种,强行取缔华文学校、推行本地化制度,以西语和土语为官方语等等举措。
一个民族,被剥夺了语言、文字,就等于剥夺了一切。
为什么对于人数远远多过的土著人不这样,因为他们害怕,害怕华人的崛起。
为了挑起双方矛盾,西方殖民者往往刻意挑起华人和土著的矛盾,让他们自相残杀,甚至是亲自下场,双方的裂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加大,华人自我抱团的传统又加深了这种裂痕,对于上层的富有华人家族来说,要么放弃一切,要么改名换姓加入土著,说不定还能混上个土著长老之类的头衔。
这个事情太大了,等于同时要与英法美荷兰等西方列强为敌,陈嘉庚等人震惊之余,更多的是恐惧。
就连抗日募捐这种事情都被打压,一旦南侨总会放出消息,号召华侨起来对殖民者说“不”。
迎来的,只有可能是血腥镇压。
我党与他们会谈的目地,也不是马上就要华侨揭杆而起,而是告诉他们,一个可怕的事实。
“我就说了嘛,共产党要在南洋搞事情,你们不信,现在怎么样?”
周献瑞激动不已:“这是要推我们华侨去死啊。”
“你也不要讲得这么难听,人家说了,希望我们考虑建国的问题,又没有说马上就要执行,你急吼吼地叫什么?”
“老六,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喔,你以为共产党掌了权,你就能落好,你这种大种植园主,大资本家剥削阶级,是人家打倒的对象,就算这个国家建成了,会是我们的国家吗?共产党会容忍我们的存在吗?不要太天真好不好,你以为,你主动亲共,人家就会放过你,要不要我举一举苏联人的例子,那些地主、工厂主都在哪里?”
“你”陈六使怒火中烧:“你那个果党又有什么好?短短两三年,国土丢了个遍,要是共产党真能光复华夏,我就跟他们走,把产业都捐了,也值。”
“哼,你以为捐了就没事?”
“你周献瑞少在这里说风凉话,果党又给了你什么好处?”
“我追随中山先生,信仰三民主义,有什么错?”
“哼,三民主义,第一条“耕者有其田”,你做到了吗?果党连个减租减息都推行不下去,什么三民主义,中山遗训,都是自欺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