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之后,蒋夫人端了一杯茶走出来,放到他的手边。
“达令,你不要怪他,子文心里有些固执,还是知道轻重的。”
“一家人,我怎么会怪他呢,子文哪里都好,就是有些天真,现在苏联人撤走了他们顾问团,断绝我们的援助,摆明了要站在共产党那一边,有了苏援,共产党的实力膨胀得很厉害,他们已经占领了青岛在内的整个胶东,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信号,夫人哪,我有一个请求。”
“你说。”
“我希望,你以第一夫人的身份访美,与罗斯福总统谈一谈,告诉他华夏目前面临的危险,如果他还想要在华利益,不希望看到一个共产党统治下的华夏,那就拿出一点诚意来,我们不会白白要他的援助,这一点,你务必要和他谈清楚。”
“你希望我什么时候动身?”
“越快越好,时间不等人哪,对付共产党,我们唯有四管齐下,才有胜利的可能。”
蒋夫人默默地靠在他身边,感觉他的心跳得很快。
第三百零八章精锐,老子打的就是精锐!
今村均陷入了两难,他在潍水东岸已经徘徊了三天,依然没有拔营东进的意思。
“师团长,前方搜索队传来消息,他们已前出50公里,依然没有发现敌踪。”
“地图。”
参谋长玉置温和大佐为他拿来地图,这是一张十分详细的高比军用地图,所有标测毫无遗漏,成图日期竟然是三年前,类似的地形图还有很多,日本人对于华北地区的测绘工作早在甲午时期就开始了,前前后后半个世纪以来,所有的参谋作业都使用的最新地图,远比华夏旧政府掌握的要准确得多。
“是这里吗?”
他指着一处村落,玉置温和对比电报,肯定地回答:“对,就是昌里镇。”
“支哪人把我们诱过河,又不加以伏击,这是为什么?”
“在下想,应该是地形问题,这一带是平原,适合我机械化部队行军,并不适合伏击战,他们应该是希望我们继续前行,进入山区吧。”
今村均赫然站起身,环顾四周,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左侧是莱州湾,右边是第12军军部,由伪军负责防守,身后是他们的退路潍水河,也是补给线所在。
“作战要有目地,军部给我们的任务是将敌军赶入山区,策应友军攻击青岛,我师团已经完成了这个任务,把搜索结果上报军部吧。”
玉置温和一愣:“不追击了?”
“当然不是,仍以小股骑兵尾随追击至山区,达到监视的目地就可以了,共军不是想要伏击我师团吧,就在这里吧,我也很想知道,在这四面开阔之地,他们要拿出多少人马围住我们,又要拿出多少人马吃掉我们。”
“吃掉我们?师团长真会开玩笑。”
玉置温和大笑出去发电报,今村均站在原地琢磨了一会儿,打了个电话把工兵第5联队联队长和田孝次中佐叫来。
“再架设两条,不三条浮桥,要快。”
和田孝次有些没想到,潍水河上已经有四架浮桥了,再架设三条,那就是7条,对于一个师团级的部队来说,是不是多了点,不过他明智地没有多问,马上带人去搜集材料,以他们原有的存量,四架已经是上限了,这额外的三架,必须要他们从零开始,那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了。
谁知道共军会干得这么彻底呢,他们所经过的村庄,连个完整的屋子都没留下,而架桥最好的天然材料门板,也大都被带走了,有些屋子直接一把火烧掉,这就困难了。
伐木?一片平原,上哪合适的木头呢,和田孝次不得不求助同伴,发动更多的人手寻找,今村均也同意了他的提议,把参谋部的年青参谋们都赶了出去,仿佛这是目前最大的任务。
玉置温和并不知道这些事,他在电讯处拟好电文,准备发报的时候,报务员告诉他,联系不上军部。
“什么,这个时候出故障,赶快修理,没有备用机吗。”
“这就是备用机。”
玉置温和一愣,接过耳机,只能听到一片“沙沙”声,这不是机器故障,而是失去了信号。
“或许,是军部那边出了故障?听说他们正在渡河,可能为了保护机器,关掉了也说不定。”
合理的推测,玉置温和也觉得正常,要知道,十分钟前才刚刚收到催促的电文,他只是嘱咐继续联络,直到接通为止,就离开了电讯处。
这个小插曲并没有影响到第5师团的行动,全师团24500人在平原上展开,形成了一个长100里宽1